然而地球磁極大約25萬年翻轉的周期,其誤差值也以萬年為單位。雖然地球磁極已經(jīng)100萬年沒翻轉,但沒有任何證據(jù)顯示何時會翻轉,更不用說能夠精確到鎖定在2012年左右。但可以確定的是,過去500年來地球的磁場持續(xù)地弱化,有學者認為,當磁場弱化超過零點就有可能完全改變磁極,但美國宇航局發(fā)表聲明說,磁極為零只是最壞的可能而已,不一定會發(fā)生。也有不少學者認為這只是暫時性的磁力衰弱,之后地球磁軸偏離速度減緩,磁力會重新轉強,恢復正常。
2008年6月,臺灣《尖端科技》雜志中一篇由林中斌博士所寫的《全球磁變,天災頻仍》文章中指出:“自從1831到1904年,磁北極移動不超過50公里,但最近移動速度加快到一年40公里,比以前快四倍,同時,地球的磁力線也在減弱,過去一百年的全球磁力強度已經(jīng)減少7%,自1998年后磁軸更是加速偏離與磁力弱化,使得近年來世界各地機場磁力刻度的調整更為頻繁,電訊不順,生物免疫系統(tǒng)弱化,人心浮動(但好處是創(chuàng)造力更強),政局不穩(wěn),依賴磁場導航的候鳥迷路,鯨魚和海豚擱淺在沙灘上……這也許就是強烈地震、火山爆發(fā)、海嘯頻率升高的原因……”
關于地磁正在偏移與弱化的相關研究,將在第二章第三節(jié)中進一步詳述。
(3)超級火山
林中斌博士指出,美國學者Simkin & Siebert研究發(fā)現(xiàn),1950年以后全球火山爆發(fā)頻率增加。美國《探索》頻道和英國BBC都曾經(jīng)制作過專題,甚至拍攝電影來討論這個議題:“美國黃石公園地下5~15英里深處,有一個長45英里、寬35英里的熔漿巖層。如果爆發(fā),其蒸氣、火山灰、火山碎屑、濃煙……加上水汽,會變化成厚厚的一層水泥覆蓋大部分的地表。再加上火山碎屑、蒸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穿過平流層,遮蔽陽光造成全球降溫,并結合水汽變成小滴的硫酸雨,使得沙漠變苔原,雨林變不毛之地,所噴發(fā)出的2500立方公里的熔漿,比圣海倫火山還多出6000倍,可謂是威脅地球的超級火山”。
目前像黃石公園地下超級火山這樣具有巨大威脅的火山所在位置還包括:美國新墨西哥州、印度尼西亞、西伯利亞、日本、新西蘭。雖然黃石公園這個超級火山,分別在210萬年前、130萬年前、64萬年前巨大爆發(fā)過,平均每70萬年爆發(fā)一次,但并沒有專家能說準是明天爆發(fā),還是幾萬年以后。超級火山之所以會被納入2012科學討論的領域中,恐怕是因為近來整體地球活動顯得較不平靜,而引發(fā)的推測與聯(lián)想,但如果從科學實證的角度來說,還得繼續(xù)更密切地觀測與研究。
(4)洪水
記錄美國前副總統(tǒng)戈爾世界巡回演講的紀錄片《不愿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以及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親自擔任旁白,并與世界各地專家訪談的《第11個小時》(The 11th Hour),都對地球提出警訊:史上最熱的10年都發(fā)生在最近14年,海洋溫度急速上升,形成更多威力強大的熱帶暴風和颶風;降雨模式改變,使得水災和旱災的情況愈來愈嚴重;逐年升高的氣溫促使全球傳染性疾病的暴發(fā),讓地球許多野生動物面臨絕種的危機,包括北極熊在內,因為冰層與冰層之間距離變得太長,北極熊已經(jīng)沒有體力游得那么遠,于是它們開始被淹死在海中(參見:https://)。此外,《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已經(jīng)不只是災難特效的好萊塢電影,片中的每一項提醒與警告,都是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專家們需要深思的重大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