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蠶娘(2)

天香 作者:王安憶


還是要等鉆進帳子,蓋上被窩,嘴湊著耳朵,再三再四問:傳我們家什么了?小綢這才說出口:傳你們家造孽!柯海就曉得是說自己的“一夜蓮花”,還有父親的“香云海”,不服道:怎么造孽了?分明是積德!四鄉(xiāng)八里都造園子,不過是爭奇斗艷,附庸風雅罷了。見我們出些新意,他們就誹謗,這就是世人的可恨。小綢冷笑說:所謂新意其實就是靠銀子堆砌!這話有些說到柯海的痛處,他不怕說自己沒根基,卻最怕說自己暴富。翻一個身,背對了小綢,也冷笑一聲:知道你們家古得很,淵源深。小綢自知犯了忌諱,有意道個歉。小綢的道歉是這樣的,伸手從背后扯住柯海的耳朵,不輕不重地提一下,再提一下。柯海就知道這新嫁娘雖然犟性,卻不是不饒人。于是,翻回身來,又好了。

小綢對著柯海的耳朵,絮絮地說:古不古干我們什么事,也沾不著他們的一點光!她告訴柯海,出閣時,父親要給她幾錠墨做嫁妝,姨娘們還都攛掇不給,是父親非要給才沒讓得逞,這些墨藏在專門一間庫房里,也是平常人進不去的。小綢說:方才你說我的字香,這點香算什么?我用來寫字的不過是時墨,七八年之間的,取松煙調成而已;如我們家?guī)旆坷锩懿氐?,則是取桐油、清油、豬油制,五六十年算短近,百年勉強稱得古墨。一個說得興起,一個聽得興起,重新上了燈,從被窩里爬起來。小綢僅穿一件粉底繡小花的貼身紗衫,赤腳踩著枕頭,取床頭疊柜頂上的小箱子,用力踮起腳,露出腳心窩??潞H滩蛔∩焓稚α松?,小綢腿一軟,一下子坐倒了,懷里緊緊抱著小箱子,一點沒撒手,可見箱子里有著多么寶貴的物件。

箱蓋略一掀開,果然異香撲鼻。不是花香,亦不是果實的香,這一種莫名的香,輕盈飄逸的,剎那間,無處不在。小綢取出一錠,舉到與眼睛平齊,襯著紗燈的光,說:看見不?有一層藍,叫孔雀藍,知道怎么來的?用靛草搗汁子浸染燈芯,點火熏煙,墨就凝藍煙而成。兩人靜靜地看那墨,看一時,小綢放回去,再取一錠。這一錠泛朱色,是以紫草浸成的燈芯。第三錠,是巖灰色,鋼亮鋼亮,內有鐵質,一旦落紙,千年不變??墒?,這香從哪里來?柯海還是不解。小綢再絮絮地告訴:其間有珍料,麝香、冰片、真珠、犀角、雞白、藤黃、膽礬是說得出來的,還有多少說不出名目,早已經(jīng)失傳的!據(jù)說,東海里有爪哇國,人都是披獸皮,圍草葉,那里有無數(shù)奇花異草,都是上千年成了精的。有不怕死的商賈,乘船去采集,也不知采來的是瓊漿還是玉液,都是秘不示人,再加鍛煉,方才制成各種香熏!那些商船去的多,回的少,等最后一艘一去不回,那些珍料便斷了路徑。柯海聽得入神,心中漸起一個念頭,那就是制墨。可是裱字的糊還沒有調好呢,制墨的事只能暫時擱置起來。

次日起來,柯海就到院子里攪那盆沉了面的花椒水,小綢替他扶盆。正奮力攪著,人又來了,都要看那盆糊怎樣了。小綢也不好躲回屋,一一招呼了,氣氛總歸有些拘謹。妹妹是庶出,已經(jīng)養(yǎng)成一副瑟縮的脾性,小桃姨娘受了老太太的寵,都要欺她三分。這一回,老爺去京城上任,帶的是二姨娘。因老太太要阿奎留下,阿奎留下了,小桃也要留下照看。妹妹大了,脫得開身,于是二姨娘隨去。老爺離開,大太太就讓小桃從楠木樓上挪下來。小桃心中就有百般的不服氣,比平日更乖戾一些,幸好有個蕎麥做伴。一樣是偏房,可那是章師傅的偏房,不在這家的倫理里面,就不必受約范。再說,無論是章師傅的正和偏,都是鄉(xiāng)下丫頭,自知身份,受得委屈,不與她們爭什么,沒有芥蒂,反顯得極坦然。這蕎麥本是一派天籟,生成的通人情,和誰都相處得來。所以,這邊的兩個,隔三岔五召她過來。和她倆是沒什么,但對了小綢,蕎麥還是有些怵,因是柯海大少爺?shù)男氯恕P√业男乃季蜎]這么簡單,為的人家是正房奶奶,而且身份有來頭,畏懼里帶幾分負氣。小桃與蕎麥到底處境不同,大家里的人和事都是龐雜的,但生性里蕎麥的器量要大得多。

這會兒,就只有鎮(zhèn)海與柯海說著話,其余人都收斂著,不出動靜??潞f?zhèn)海都是申家人的長臉白面,大體上差不到哪里去,但柯海氣韻更要生動,就顯得漆眉星目,十分俊朗。相比之下,鎮(zhèn)海不免平淡了,卻有一種篤誠,是柯海不備的。也因此,兩人看上去比眉眼長相不同的兄弟更不相像。柯海娶過之后,鎮(zhèn)海也定了親,是南翔泰康橋計家的人。計家不算世家,但洪武以來,朝廷仿宋代折中法,計家領了鹽引,自此便發(fā)起來,造堂建所,也有一個園子,計家園。申明世造園子時,四處參照看園子,與計家通了來往,于是定下兒女親??潞S袝r與鎮(zhèn)海玩笑,說讓計家送個捐例做嫁妝罷了。鎮(zhèn)海當面不與哥哥急,暗里卻發(fā)狠苦讀,鐵定心赴下一年的鄉(xiāng)試,然后入乙丑會試,中個進士。倒不止是怕哥哥說嘴,柯海自己也不曾入會試。鎮(zhèn)海是一個單純的人,一門心思全在讀書上,因書里的世界也是單純的。前一日,他才從安亭回來,到安亭是去聽震川先生講學??潞>驼f:那個老童生,食古不化的,說些什么呢?鎮(zhèn)海辯駁:其實正相反,震川先生正是不主張牽強附會,而推崇采各家之長,比如“六經(jīng)”之本質,司馬遷之文理……柯海聽見鎮(zhèn)海講學問就怕了,告饒道:這里不是縣學書院,是居家住戶。眾人都笑了,鎮(zhèn)海頗有些不好意思,不再說話,低頭看柯海攪糊。攪勻了,停放著,明早再要攪一遍,如此三番,才入下一道工序。蕎麥一吐舌頭:乖乖,好不麻煩!柯海笑道:你以為是糊鞋靠子!小桃冷笑道:除了糊鞋靠子,她還知道糊什么!蕎麥說:糊窗戶紙!話方才落音,小綢先笑出一聲。柯海原以為她不愛聽這樣村俗的逗趣,見她笑了,放心下來,越發(fā)貧嘴,說道:其實,裱字和糊靠子大體上差不多,都是要將兩頁合一葉,要合得平整貼切,不起皺,一個是糊紙,一個是糊綢子——這“綢”字一出口,就見小綢回眸看他一眼,這一眼如同電閃,柯海嚇一跳,想這雖不是乳名,卻是夫妻的房中戲,亦不可外漏。就此,又多一重禁忌,加上一道箍。

這盆糊攪了三日,停了三日,面過了性,復又沉下,水面分離。將花椒水濾去,添新水,加白礬末和乳香。調勻了,就可坐鍋,用大攪棍朝一個方向攪,這活兒就不是柯海做得了。待要去叫個壯大的雜役來,蕎麥卻說她可以。人們正遲疑,就看她將阿毛送到妹妹手里牽著,袖子一徑卷到腋下,掖在腰里,然后站一個板凳,抱住大攪棍,轉磨一樣攪起來。那大攪棍是春節(jié)里做年糕拌米粉用的,比她人高,因為用力,身體一推一拉,十分活潑。受蕎麥的激發(fā),小綢自告會燒火,并說這火還必須由她燒,因只有她才知道裱字的漿糊是需慢火,萬萬急不得。就這樣,小綢與眾人們稔熟起來,女兒隊里又多一個玩伴。

立春過后,天漸漸暖起來,草木開始泛青,園子開封了。由柯海起頭,在園子里設市,做買賣玩。柯海占了碧漪堂,開的是布肆。早幾日遣人去購了十匹絹,十匹綾,十匹紗,還向四邊農戶買了數(shù)十匹家織土布。將案子在堂中央拼接成柜臺,上頭鋪排開各種貨色,再擺上尺子,算盤,賬本,還有一副西洋眼鏡,是父親從一個皮貨商手中買來。那皮貨商從關外過來,攜有無數(shù)稀奇古怪的東西,西洋眼鏡就是其中一件,花了有四五兩銀子。本來看東西是清楚的,可一戴上,全模糊了,而且頭昏腦漲,所以不是買來當用物,而是當玩意兒??潞⑽餮笱坨R架在額頭上,穿一件藍布絲綿袍,系布腰帶,袖口翻起,露出襯里的白竹布,作伙計的裝扮,站在案子后頭,等人來買布。鎮(zhèn)海的書鋪設在積翠崗上的阜春山館里,將他的書全搬來,排在書案。書案長,書少,顯得寂寥,不興旺,于是又搬來哥哥的,再向母親要了些父親閑置的書,其中有幾冊是珍本,用絹子包著,裝了函套。鎮(zhèn)海還是著綢袍,但也配了算盤和賬本筆硯。小綢并不與柯海合伙,而是單開一間,在水榭。什么鋪子?藥鋪??潞W屨聨煾抵降芙o打了一口盛藥的柜子,一面墻高和寬,無數(shù)格小抽屜。抽屜里各放著柴胡、半夏、茯苓、菊花、當歸、菟絲子……足有幾十味。一半是家中原有的,一半是從市里藥鋪中現(xiàn)買的。柜面上除去筆硯算盤,多了寫方子的紙箋,稱藥的小戥子,包藥的黃表紙,又有一本《神農本草經(jīng)》。店主穿平常衣裙,只在頭上戴一頂藍布帽,腦后垂四角方巾,作先生的模樣,顯得很俏皮。蕎麥帶了小桃、妹妹,依然組成三人黨,就在荷花池邊,倚一具山石,豎一面幡,幡上寫一個“酒”字,其實呢,賣的是饅頭。就地砌一眼柴灶,從廚房里搬來面案、鐵鍋、籠屜、籠布和面盆。三個人是這么分工的:蕎麥揉面、上籠、生火;蒸出了由妹妹用胭脂點上紅,再撿出來,排在籮里,端到小板凳上;小桃專司買賣。阿奎阿毛洗凈的臉,擦了粉,額上也點了胭脂,好像兩個大饅頭,并排坐在幡下,充阿福娃娃,求開市大吉。柯海巡視一遍,覺得還是市井氣不足,繁榮不夠,他籌劃著擺成一幅《清明上河圖》。于是,又遣幾個仆傭擺出一個肉攤,其中一個名叫鴨四的雜役,十四五歲,正在愛玩的年紀,異常得意,穿一身短打,頭上扎了白布巾,提拳站在肉案后頭。頭頂懸著上好的肋條肉,外加整一爿豬腿,案面上排了一列刀:斬,剔,刮,剁,全磨得雪亮,看了令人膽寒。要說這一家上下,有誰見過賣肉的架勢,遠遠近近往這邊跑來看。那鴨四躊躇滿志,手扶著胯,目光炯炯,四下里掃一圈,左右移步,再掃一圈,立定。

這邊蒸騰著,隔墻萬竹村里的人坐不住了,申儒世覺著侄兒們鬧得有些過頭。去年八月十五一景,舉城議論,眾聲喧嘩“香云?!?,剛消停下來,倏忽又來一景。前一出是雅,后一出是俗,可謂天上人間,卻都是驚人的別致。兄弟奢靡成性,侄兒們也是不拿錢當錢,再大的基業(yè)也經(jīng)不起這般揮霍。單是糟蹋銀兩倒還在其次,就怕危及身家性命。據(jù)傳,當今翰林院大學士叫張居正,很有些威勢,最憎厭蘇松一帶的富戶,極力主張重課稅,風聲鶴唳,多少應當含蓄些好。越思忖越不安,便去老太太的房間,將園子里的情景作一番描述。本意是讓老太太去轄制,不料適得其反,老太太聽得興起,立時要去親眼瞧一瞧。早說過,老太太很慣小兒子,連帶著慣小兒子的兒子,這會兒來到天香園,只見一派熱火朝天,情不自禁地歡喜起來。園子里的人也很高興,因為迎來了第一個主顧。老太太依次看了店,也買了東西。布店里買的是綾子,一吊錢就買了一匹;書鋪里買了一本舊書,買過來就還回去的,也是一吊錢;然后就來到藥鋪買藥,小綢還真給切了脈,開出一服養(yǎng)生方子,一味一味配齊,還是一吊錢——老太太的眼睛從孫媳婦的后背身打量過去,看出跡象來,心里盤算一下,荷花滿塘的時分就要進人口,一高興,又給了一吊錢;饅頭店里買了十個大饅頭,阿奎阿毛一人給了一吊錢;鴨四那里也停了停,老人怕膻氣,沒買,只是看鴨四噼里啪啦將一段后腿骨斬成一堆碎渣,囑他揮刀時看清楚四下有沒有人,別闖禍了。一周看畢,老太太吩咐叫大家盡興玩,但是園門得守緊,不能讓外人混進來,自家親朋就另當別論了。說是親朋,那親朋的親朋呢?總是一視同仁。所以,一帶二,二帶三,園子里絡繹不絕地來人,真成了集市。先是鎮(zhèn)海讓人拿了書,收攤不賣了;再是饅頭店的灶火險些兒燃了草木;鴨四又忘形,村話俚語連連,小孩子都學嘴了……終于關門大吉,園子里已經(jīng)讓糟踐遍了。

等園子里的草木修整好,池水放清,亭臺樓閣補一遍漆,桃花綻開,小綢的身子一日一日顯出來,就不愿出門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