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頸椎疼痛就去放風箏吧

給大忙人看的養(yǎng)生技巧 作者:韓明媚


頸椎在人體中就像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站,它上接頭顱,下接胸椎,可以負重、減震,其功能比胸椎和腰椎要復雜得多,使用率也高得多,因此也就更容易受損。

隨著現(xiàn)代工作方式的轉(zhuǎn)變,得頸椎病的人也越來越多。據(jù)統(tǒng)計,成年人中頸椎病的發(fā)病率約為10%~25%,35~60歲的年齡段,發(fā)病率開始逐漸增加,60歲以上者,患頸椎病者約占45%。得了頸椎病以后,人就會頭暈、惡心、麻木、失眠、上肢麻木等。這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對頸椎病的治療上除了牽引和藥物、針灸按摩外,現(xiàn)在還沒有一種特效的方法去根治,但是頸椎也有代償能力,當退行性病變一旦影響到功能,代償就會發(fā)生作用,包括微血管再生和韌帶增厚等。要想延緩椎體和韌帶的老化,充分發(fā)揮其代償功能,最好的辦法就是運動。而放風箏就是一項能夠防治頸椎病而又特別適合任何群體的運動。

為什么放風箏能減緩頸椎疼痛呢?

放風箏時,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和脊椎關節(jié)的靈活性,有利于增強骨質(zhì)代謝,增強頸椎、脊柱的代償功能,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傍S者長壽”,看來絕非空話??梢哉f,放風箏是老祖宗留給我們防治頸椎病的秘方呢。

作為一種綜合性的體育項目,其實在大自然中放風箏還可以免費享受日光浴和空氣浴呢。觀察那些放風箏的人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呼吸緩急有節(jié),這樣心率快慢就會有度,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像跑跑停停,有進有退,或坐或立的動作,全身骨骼、肌肉都要參與,因此能促進新陳代謝,延緩組織、器官的老化。不僅頸椎病,其他一些老年病也大為減少。經(jīng)常放風箏的人手腳靈活,思維敏捷,生活質(zhì)量高。

另外,放風箏時,雙目遠眺,全神貫注,意念集中,與氣功有異曲同工之處,符合傳統(tǒng)文化的修身養(yǎng)性之道。難怪千百年來人們對風箏的興趣久盛不衰。

但需要注意的是,放風箏可不要隨便找個地方就行,最好要遠離居住區(qū),遠離高大建筑物,選擇空曠的地方為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