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nèi)服美白經(jīng)典驗方之膚色暗沉篇(3)

經(jīng)典美白從古法開始 作者:張曉梅


調(diào)中沉香湯

□ 調(diào)理肝脾,去黑增白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材料沉香60g,白豆蔻仁、木香各30g,麝香,炙甘草3g,生龍腦3g。

制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為細末,入研藥和勻,每服2g,食后服,或入生姜1片,鹽少許亦可。

Beauty 叮嚀:

沉香、麝香芳香辛散,為古代美容方中常用的增香辟穢之品。麝香辛溫香竄,通行十二經(jīng),長于芳香辟穢,活血通絡,可“通諸竅,開經(jīng)絡,透肌骨”(《本草綱目》)。麝香又有活血通絡之功,故尚可“去面黔(面上黑斑)”(摘自《名醫(yī)別錄》)。甘草味甘性平,健脾益氣,于方中有調(diào)和之性。諸藥配合更增去黑增白、美化容顏之效,其治法在于調(diào)理肝脾,活血,化痰,使皮膚光白潤澤。特別適用于皮膚無澤晦暗,伴有血脈流通不利,氣滯、痰濕、血淤的證候。

純陽紅妝丸

□ 溫腎助陽,悅澤容顏,主治面色晦暗

出處《普濟方》。

材料補骨脂、核桃肉、胡蘆巴各120g,蓮肉30g。

制作方法諸藥共研細粉,以酒相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 30丸,空腹以酒送下,

每日1次。

Beauty 叮嚀:

本方為駐顏美容的內(nèi)服方,選用專攻溫腎助陽的補骨脂、核桃肉、胡蘆巴、蓮肉四藥,溫腎陽,逐寒濕,使臟腑功能發(fā)揮正常,氣血旺盛,顏面肌膚得以充養(yǎng)濡潤,膚色紅潤而富有光澤。方中四藥除蓮肉外皆偏溫,對腎陽虛、水邪上泛所致的面黑、黯淡等可有較好療效;口干舌燥、大便秘結時則當慎用。諸藥以酒拌和及送服,皆為借酒性之行散而助藥力。

食柿白面法

□ 使黑色日褪,白皙日增

出處《本草拾遺》。

材料生柿,炙甘草3g,生龍腦3g。

制作方法生柿曬干,做成柿餅,每日食之。

Beauty 叮嚀:

柿餅性甘濕無毒,潤心肺,止咳化痰,清熱解渴,健脾澀腸。新鮮的柿子里含有大量水分、葡萄糖和果糖等,曬成柿餅時,水分逐漸蒸發(fā),果肉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滲透到表皮,形成的葡萄糖結晶等,類似蜜餞外面的糖漿,堪稱柿餅的精華。同時,這層“白霜”使得整個柿餅都是干燥的。柿餅經(jīng)過加工熬制,可治療便血和老年人咳嗽,對肝炎也有一定的療效。柿餅,色灰白,斷面呈金黃半透明膠質(zhì)狀,柔軟、清香、涼爽、甜美,食之口舌生津,有沁人心脾之感。有滋補、止血、解酒毒、潤心肺、止咳化痰、清熱解渴、健脾澀腸潤喉之功效。本方是通過調(diào)理脾肺來達到肌膚美白的功效。這里提醒大家,本方體弱多病、產(chǎn)后、病后、外感風寒和貧血患者不宜食用,糖尿病患者禁食。忌與螃蟹同食。

悅澤面容方

□ 可治面與手足黑,令光澤潔白

出處《肘后備急方》。

材料冬瓜子仁50g,桃花40g,白楊皮20g。

制作方法將上述3味藥材搗末。飯后服,每次6~9g,每日3次。要想使臉面白一些可增加冬瓜子劑量,想使面色紅潤一些則可增加桃花劑量。

Beauty 叮嚀:

冬瓜子和桃花的藥性及所具有的美容作用是有醫(yī)書記載的。冬瓜子具有消腫利尿、潤澤肌膚的作用?,F(xiàn)代營養(yǎng)研究也證明,冬瓜子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使容顏紅潤光澤,皮膚細嫩柔潤,頭發(fā)烏黑光亮。桃花主要是瀉下通便、利水消腫,治療便秘、雀斑等效果不錯。本方可以“服三十日面白,五十日手足俱白”( 據(jù)東晉著名醫(yī)學家葛洪介紹,服用30天后臉面變白,50天后手足均白),但畏寒怕冷、腹瀉、乏力等脾胃虛寒的女性,最好禁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