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節(jié):同事瑪霞用友善的方式研究箭毒蛙(1)

野性亞馬孫 作者:張樹義


同事瑪霞用友善的方式研究箭毒蛙

我的同事們各有自己的研究項目,一有時間,我們就經(jīng)常在一起交流、相互學(xué)習(xí)。我在跟蹤猴子的時候會在叢林中碰到色彩鮮艷的箭毒蛙,一有機會,我就向荷蘭女同事瑪霞討教有關(guān)這些漂亮的動物的知識。

第一次看到箭毒蛙是與戴斯牟一起進(jìn)叢林時。那天他向我招手,指了指一棵大樹的根基部,示意我有東西。我湊上前去,定神一看,原來是一只漂亮的青蛙,正趴在一個隱蔽處。這青蛙體型不大,全長4~5厘米,通體天藍(lán)色,其中隱約密布著暗黑色的細(xì)條紋,后背和兩肋處嵌著金黃色的寬帶。

坦白地講,我當(dāng)時既不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箭毒蛙,也沒有太多尊重野生動物的意識,伸手便想去捉。戴斯牟一把攔住我,連說帶比畫地示意別摸它,他講的是當(dāng)?shù)赝林Z和法語的混合話,聽起來頗為難懂。我也沒有真正理解為什么不能捉這只漂亮的小青蛙,但相信他的話一定會有道理,便掏出相機,想給它拍張照片。

小青蛙似乎感受到了危險,叭嗒叭嗒跳個不停。它跳的速度雖然算不上快,卻給拍照出了難題:剛剛調(diào)好焦距,它便從視野里消失了;追上去,再定位、聚焦,它一縱身又跳走了;折騰了半天,還是沒能成功。戴斯牟手口并用地示意:走吧,以后還能見得到。

我剛打算挪步,瑪霞從后面跟上來了,見了漂亮的小青蛙,興奮得眉飛色舞,大叫起來?,斚贾v不了幾句法語,英文卻很流利。一交談,我終于明白了,這就是箭毒蛙,難怪戴斯牟不讓我動它?,斚即诵衼砩鷳B(tài)站3個月,就是為了研究這一物種。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從她那里了解到很多關(guān)于箭毒蛙的知識。

箭毒蛙隸屬于叢蛙科,該科包括4個屬,100多個種,其中叢蛙屬和葉毒蛙屬的一些種類具有鮮明的警戒色。

箭毒蛙的繁殖行為頗有特色。跟許多在水中產(chǎn)卵的蛙那樣一次能產(chǎn)數(shù)百至上千個卵相比,箭毒蛙每窩的產(chǎn)卵量相對很少;最小的箭毒蛙甚至可能只產(chǎn)一個或兩個卵。而許多種群全年都持續(xù)不斷地產(chǎn)卵,有些蛙甚至每個月都產(chǎn)卵,這一點彌補了每窩產(chǎn)卵量少的不足。卵一旦產(chǎn)下后,親蛙中的一員便開始護(hù)衛(wèi)這些卵。卵發(fā)育到一定時期時,需要把它們分開;這是由于棲息的水環(huán)境通常很小,養(yǎng)分不多,蝌蚪們同類相食,最終只有一只能活到成熟的年齡。

一些種類的毒蛙把蝌蚪帶到小溪流中;另一些種類則把蝌蚪放到鳳梨科植物葉片之間所形成的積水中,或是某些其他熱帶植物的葉莖所形成的天然水槽中;還有的甚至將蝌蚪放在樹干空洞的積水中。

雖說是在雨林,尋找可以長久積水的地方也并非輕而易舉,瑪霞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努里格森林里有一種高大的棕櫚,花穗外面包著一個厚厚的外殼;這個外殼在花穗成熟時脫落,如果開口向上便形成一個天然的水槽,而一半以上的水槽里都有箭毒蛙的蝌蚪。我也曾在40米高樹梢上的鳳梨科附生植物中見到箭毒蛙的蝌蚪,這意味著箭毒蛙要背著蝌蚪一蹦一跳地爬到樹冠層。

箭毒蛙的分泌物是緊張時從皮膚內(nèi)的微小腺體排出的。一只用嘴叼住毒蛙的捕食者會有燒灼、麻木或惡臭的感覺,這往往會迫使它丟掉獵物。最毒的毒蛙是葉蛙屬中的三個種,它們產(chǎn)在哥倫比亞瀕臨太平洋的洼地。這些蛙能分泌很強的毒素,而這些毒素往往被人用來給鏢箭上毒,用這樣鏢箭獵取猴子或其他獸類,會使動物頃刻間斃命,這也就是箭毒蛙名字的由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