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孕的過程
女子體內的卵子在輸卵管壺腹部與精子相結合,也就是受精的過程。受精卵漸漸向子宮移動,經過4~5天的時間到達子宮腔。此時受精卵分泌分解蛋白質酶,有破壞子宮膜的作用,在子宮內膜表面造成一個缺口并逐漸向內層侵蝕植入,而子宮內膜上的缺口很快得到修復,把受精卵很快包裹在子宮內膜之中,這就是受精卵的著床過程。這是大約已是受精后的一周左右(7~8天),也就是囊胚的形成過程。囊胚植入后發(fā)育迅速,到第一月末時,胚胎就會長到約5毫米。
如何確定排卵期
如果你的月經周期一直都非常規(guī)律,一般來說,你的排卵期是在下一次月經來潮前的第14天左右。但是排卵期會受疾病、情緒、環(huán)境及藥物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應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
觀察宮頸黏液:月經干凈后,宮頸黏液常常會變得稠厚而量少,甚至沒有黏液,提示非排卵期。月經周期中期,隨著內分泌的改變,黏液量增多、稀而薄,陰道變的很濕潤。接近排卵期時,黏液變得清亮有彈性,如同雞蛋清狀,出現(xiàn)這種黏液的最后一天的前后48小時之間是排卵日,因此,一般感覺陰部很濕潤時即排卵期,也稱為易孕期。
用排卵預測試紙測試:從月經來潮的第1天開始計算到第1 1天開始測試,每天一 次,定時檢測,當出現(xiàn)接近高峰值的顏色時,應12小時測試一次直至檢測出LH峰值,以便安排懷孕計劃。
基礎體溫法:在1個月經周期內,女性的基礎體溫會有周期性變化,排卵后基礎體溫升高,在基礎體溫處于升高水平的3天內為易孕階段,但這種方法只能提示排卵已經發(fā)生,不能預告排卵將在何時發(fā)生。此方法還要注意,測量基礎體溫時,必須要經過6小時充足睡眠,清晨醒來時不做任何活動之前測量的體溫才是基礎體溫,任何特殊情況都可能影響基礎體溫的變化,如前一天夜里的性生活、近日感冒等,這些情況也都要記錄下來。這種方法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有些麻煩了。
把握最佳的受孕時機
女性25~29歲、男性26~30歲。此年齡段男性和女性,身體都已完全發(fā)育成熟,激素分泌旺盛,生育能力處于最佳狀態(tài)。此年齡段女性的卵子質量最高,產道彈性、子宮收縮力最好,因此,大大降低了流產、早產、死胎及畸形兒的發(fā)生。
夏末秋初是受孕的最佳季節(jié)。
各類新鮮的蔬菜瓜果大量上市,準媽媽可以獲取豐富的營養(yǎng),有利于胎寶寶健康成長。
此時期風疹、流感、流腦等流行性病毒感染的發(fā)病率比較低,因為在懷孕后最初3個月也就是胚胎形成期,如果受到這些病毒的侵襲,會損傷胎寶寶正在發(fā)育的器官,可致寶寶智力障礙、發(fā)育畸形等。
次年春末夏初分娩,避開酷暑寒冬,有利于產婦盡快恢復和寶寶的喂養(yǎng)。
知識小貼士:測算安全期
安全期分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從月經干凈那天到排卵期開始的前一天的那段日期為排卵前安全期。從排卵期結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為排卵后安全期。排卵后安全期比排卵前安全期更安全。這是因為有些女性有時受環(huán)境變化和情緒波動等影響使排卵提前,這樣排卵前安全期就會縮短,而自已并不知道,這樣排卵前安全期就不大安全了。卵巢在一個月經周期中先后排兩次卵的機會是極少的,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經來潮前這段時間一般不會再發(fā)生第二次排卵,所以,排卵后安全期就比較安全。
了解妊娠的三個階段
整個妊娠期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到分娩一共280天,共40周,28天算一個妊娠月,即孕月,每個孕月4周。
根據(jù)妊娠各階段的不同特點,一般將妊娠分為三個階段:
妊娠早期:妊娠前三個月,即1~12周;
妊娠中期:4個月,即13~27周;
妊娠后期:3個月,即28~40周。
預產期測算
整個孕期約為40周,即9個月零7天左右,通過末次月經時間可以推算預產期。推算方法是按末次月經時間的第一日算起,月份減3或加9,日數(shù)加7。例如,末次月經時間是5月4日,預產期應這樣計算:5-3=2(月),4+7=11(日)。如果末次月經是1月20日,預產期應這樣計算:1+9=10(月),20+7=27(日)。
但是實際分娩日期與推算的預產期可能會相差1~2周,如果孕婦的末次月經日期記憶不清或月經不準,就需要醫(yī)生代為測算預產期。實際分娩日期在預產期前后兩周都屬于足月妊娠。
必不可少的防輻射措施
要防輻射首先我們要搜索一下生活中都有哪些比較具有危害的強輻射源:
一號輻射源——電腦
電腦在開機時其周圍存在的電磁輻射,包括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和特高頻、高頻、中頻及極低頻電磁場,也有靜電場。其中肉眼看不見的X射線,絕大部分被電腦外面的玻璃罩大量吸收,因此,實際上人體所受到的射線照射量很小。但在電腦周圍還是會產生低頻電磁場。專家經過人體體外實驗顯示,這種電磁場可以在細胞膜水平上干擾細胞的代謝和增殖,從而影響胚胎的正常發(fā)育。
二號輻射源——微波爐
專家在孕婦家中進行過一次室內家電輻射大檢測,結果顯示微波爐輻射超過標準。微波爐位列輻射危害榜首。
溫馨提示:
微波爐輻射小于12伏米才符合安全標準。因此,孕婦在使用微波爐時應注意其說明書上的輻射標準,同時減少使用時間。
三號輻射源——手機
科研測試顯示,手機在接通時,產生的輻射比通話時產生的輻射高20倍,因此當手機在接通階段,使用者避免將手機貼近耳朵,能減少80%至90%的輻射量。同時,手機放置的位置也應該避免靠近心臟,因為較強的電磁場會影響人的身體狀態(tài),對心臟的“電活動”會產生某些危害。因此,懷孕初期的準媽媽尤其要注意,更不應將手機掛在胸前。
四號輻射源——電視
電視機的原理與電腦一樣,當其陰極射線管發(fā)射出的電子流撞擊在熒光屏上時,即可轉變成可見光,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X射線。但是其輻射的影響程度要比電腦小。
溫馨提示:大多數(shù)準媽媽都認為輻射僅僅源于電器方面,實際上并不局限于此。家庭裝修中的一些有放射性的大理石,一些化學用品所含放射性物質以及X光射線對孕婦的輻射也是相當大的。同時,準媽媽們也切忌反復多次或是過早地進行B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