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寶寶11個月零18天了,朋友說他可調(diào)皮了。尤其是最近,讓朋友感覺可難侍候這小東西了。
她說:“剛開始寶寶想要自己走的時候,我總是很擔心,摔倒了怎么辦啊,我可不敢放開孩子,可是寶寶每次都是使勁兒掙脫我的手,好像要向我證明他自己能行。一次,我在扶著寶寶走路時,寶寶又使勁兒掙脫了我的手,然后卻腿一軟歪倒在了我的懷里,撇撇嘴就要哭。還好,這時候他爸爸回來了,打了個攪,寶寶總算沒哭出來!其實,我也不明白這小家伙是不是真到年齡了,要想掙開爸爸媽媽的手自己走了?”
不只是看到朋友家的寶寶這樣,許多小孩子在學走路時,都曾試圖擺脫爸爸媽媽的手自己走。
寶貝表現(xiàn)
我家丫丫還有20幾天就滿1周歲了,最近特別好動,總想下地走路,可是晃晃悠悠東倒西歪,我總是要在一邊扶著她。可是她似乎并不愿意讓我扶著她,每次都是使勁兒掙脫我的手,想要自己走??墒亲约鹤?,總是一走一個趔趄。
——丫丫媽
自從上次浩浩成功邁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后,他開始下意識地掙脫我保護的手臂,自己獨自搖晃著走了。雖然走起來有點深一腳、淺一腳,但是看得出他很開心。可是浩浩才8個月大,聽人說,孩子過早學走路不好,我到底該怎樣做呢?
——浩浩媽
孩子為什么這樣?
對于孩子喜歡掙脫爸爸媽媽自己走這個好現(xiàn)象,在一次看電視節(jié)目時,我聽到了一位兒童心理專家這樣分析其中的原因:
孩子的探索欲望驅(qū)使他自己走。專家指出,0~3歲的寶寶的站立與行走,主要源于探索欲望的驅(qū)使,他并不是為了站立而站立、為行走而行走,而是想站起來,走出去,去探索周圍的世界,當他能夠站立行走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世界變得無比廣闊,自己的探索欲望得到充分的滿足,他發(fā)現(xiàn)自己無所不能,不再依賴于大人了。
孩子有了獨立愿望。孩子從呱呱落地開始,就以積極的態(tài)度探索著這個新世界,對周圍的一切愈來愈感興趣,有了要求獨立的愿望,一歲的孩子要從母親手里搶過糖來自己剝著吃,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不要大人攙扶,不到兩歲的孩子要自己拿調(diào)羹吃飯,“我來”、“我自己來”、“我會的”……這種不愿接受別人幫助的行為表現(xiàn),正是很可貴的獨立精神,也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通過對以上原因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孩子之所以想要掙脫爸爸媽媽的手自己走,主要是因為他們有了獨立的愿望。父母切不可把孩子要求獨立的愿望視為故意的執(zhí)拗,不聽話,過度地保護孩子,其結果只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逐漸成為害怕困難、缺乏主觀、畏縮不前的人。顯然,這是家長們不希望看到的,因此家長對孩子從小就要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這種獨立性,讓孩子認為“我能行”,這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