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心情不好,不是因為無路可走,而是因為有太多的選擇、太多的誘惑,想得到但是無法得到,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在女人更常見,因為她們比男人更加感性,更加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這就成了她們壞情緒的根源。就像我們去商店買東西,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經常會說自己“挑花眼了”,在這種挑選的過程中,你其實未必開心,甚至會覺得很累,而且累到最后買回來的那個,還不一定就是滿意的那個,很多人甚至會后悔,所以心理學上說,選擇越多越痛苦。
比如,你想找工作,最初是找不到合適的,但有可能會一夜之間突然有三個單位出現了,都想要你,你就開始頭痛了、痛苦了。一個是薪金高,一個是離家近,一個是同事都是熟人。到底選哪個?左思右想之后你沒準就會說:“還不如就給我一個機會呢!就沒現在這么煩。”
很多有錢人閑極無聊的時候去登“珠峰”,去“無人區(qū)”探險,在艱苦的行程中卻心情大好,因為在那里,自己被逼到一個別無選擇的境地,沒有“到底投資還是撤資”、“要不要接下一個項目”的糾結,選擇只有一個,就是怎么從危險地帶走出去,活下去。所以,在那種困境中,即便條件艱苦,但心是安靜的,那種平時不能耐受的疲勞反倒成了一種徹底的放松。當然,還有一種人,即便有多的選擇也能很淡定,不讓自己的情緒為外界左右。我認識一位編輯,很有才華,收入不菲,但是他是個徹底的環(huán)保主義者,而且很堅定。身邊的人都買車了,而且還在想著什么時候換輛更新的車,只有他,永遠是一身純棉的衣服,出去辦事永遠是騎自行車,太遠的話就坐公交車,他的這個習慣從來沒因為身邊其他人的變化或者慫恿而改變過,也因此,他的需求也就相對地低,因為他沒必要為買車攢錢,也就沒必要讓自己忙著去掙錢,所以他活得很自在,有閑云野鶴的感覺。
所以,只要你能把握自己的欲望,不使欲望因為機會的出現而變化、升高,就少了很多煩心事。
我在上一本《不上火的生活》一書中提到一個概念:“欲望-實力=上火”,這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陳小野教授提出來的。就是說,如果你的欲望很多、選擇很多,多到超過了你的實力,你就會著急上火,就要體會所愿不遂的痛苦。其實,折磨你的,讓你不痛快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不切實際的欲望和選擇。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給自己設定實現不了的目標,即便別人都那樣設定了,你也別跟風兒,因為你不是別人,你們的能力和境遇不同,你的跟風就是折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