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蕭堯又第一個跳了起來:“賣房?怎么可以?住得好好的,為什么要賣?”
“是啊,咱們正是經(jīng)濟困難的時候,這時候說賣房?我們住哪?”妻子也跟著附和。
我當然不能告訴孩子為什么要賣房,對于已經(jīng)住慣了的家,一次次搬家讓他們感到疲憊。盡管如此,我還是堅定地說:“沒有理由,房,必須賣;學,必須轉(zhuǎn)!”
我想,現(xiàn)在大概我最能體會到孟母艱難的心情。收拾房子的時候,妻子背著孩子們說:“其實,也可以不讀貴族學校的……”“我選定的學校,一定不會錯!最好的學校,才能出最優(yōu)秀的學生。不是因為它是貴族學校才讓孩子們?nèi)プx的,而是因為它是好學校!”聽了我的話,妻子沒有再說什么。
房子賣掉了,學費籌到了,蕭堯和蕭君進入了廣東外校,共同開始了初中生涯。當時的我并沒有想到這個決定會無意中成就兄妹倆同時考上北大的神話,那時的我只有一個念頭——把兒子丟失的成績重新拾回來。我的想法很簡單,孩子沒有是非判斷的能力和標準。唯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一個好的學校,才能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成長引導,讓孩子擁有一個具有良性思路的人生。
而“蕭父三遷”這個偉大的壯舉,也在我的教育“環(huán)境論”中留下了光輝的一筆,足以為天下父母所借鑒?,F(xiàn)在的父母們千挑萬選,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而擠破頭,相信這種心情父母都會有。但我還是奉勸一句,孩子到了好學校不等于可以忘憂。作為父母,一定要跟蹤,孩子的班風、校風,尤其要嚴控孩子與什么同學來往。一旦發(fā)現(xiàn)不好的苗頭,即時糾正。
對孩子進行苛刻的“社交控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為了孩子能夠不受到錯誤思想的“毒害”,我確實煞費苦心,與其他父母的循循善誘不同的是,我對孩子實行的是嚴格的“社交控制”。所謂“一刀切”,直接把可能傳播錯誤思想的源頭給斷掉了,以后管起來就省心了,等發(fā)現(xiàn)問題再去解決就晚了,就會更加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蕭堯轉(zhuǎn)學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如果在蕭堯讀初中前我就把華僑中學的情況考察好,那么就不會出現(xiàn)轉(zhuǎn)學、重讀這樣的復雜情況了。
我對孩子的“社交控制”,除了嚴格控制孩子去同學家的次數(shù)以外,還嚴格控制孩子們參與社交活動的時間。
我認為,私人空間太自由并不是好事。好的學校固然重要,但是好的同學更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于孩子們的每一個同學,我都要進行嚴格的考量,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能交往,校外的同學更是一個都不能交。蕭堯生性單純、沒有判斷力,一旦和壞孩子交往,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他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使他學習大幅度下滑。因此,在轉(zhuǎn)學、搬家之后,在我的嚴格控制下,蕭堯與之前的同學完全失去了聯(lián)系,結(jié)果他的小學同學,竟是一個都聯(lián)系不到了。在整個中學階段,蕭堯和蕭君認識的人,只有班上屈指可數(shù)的同學們,而這些同學們,也必須經(jīng)過我嚴格的考核才能夠深度交往。
男孩子對這一點沖擊最大,蕭堯也偶有陽奉陰違:“爸爸的做法給我?guī)砹艘粋€很大的遺憾,那就是我長時間跟我的小學同學失去了聯(lián)系。在上了中學之后,爸爸幾乎就不讓我和小學同學接觸了。那時候大家都沒有手機,我們家搬家之后,家里的電話號碼也換了,小學同學就無法聯(lián)系到我了。我竟然跟所有的小學同學都失去了聯(lián)系,包括幾個特別要好的同學,直到我高考結(jié)束后,才通過校內(nèi)網(wǎng)上的搜索,聯(lián)系到了一兩個小學的同學。難以想象,我和小學同學的聯(lián)絡(luò),整整斷了7年,以前那些友誼深厚的同學,也變得疏遠了。更大的遺憾是,我們一直不被允許參加校內(nèi)的比賽與活動,其實爸爸不知道,我和妹妹們參加過好幾次比賽了。哈哈!一直以來,在學校內(nèi)參加的演講比賽、歌唱比賽,我們都是瞞著爸爸悄悄進行的,甚至是春游或是畢業(yè)旅行,我們也極少參加。所有的社交活動,都必須要報批到爸爸那里,嚴格說明活動的時間、地點,還要繪聲繪色地盡力描述活動給學習帶來的良好意義,才能獲得爸爸的認同。對于很多90后孩子來說,這樣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