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上海牌人造革旅行袋(10)

美手 作者:熊正良


我媽雖說是小姐出身,一旦婆婆媽媽起來也是真厲害,原先我們家一個月吃四次肉,每個星期一次,基本上都是五花肉燒油豆泡,現(xiàn)在她拍板了,改為一個月吃兩次,一次豬頭肉,一次五花肉。畢竟吃肉是大事,所以在具體吃法上她很花了一番心思:豬頭肉不鹵,白切,蘸醬油和醋,這樣吃起來油重一些;五花肉呢,除了逢年過節(jié)時跟以前那樣拿油豆泡燒一燒,平常只用白蘿卜或冬瓜燉。也就是說秋冬季節(jié)我們就吃白蘿卜燉肉,春夏時則吃冬瓜燉肉。而關(guān)于燉肉,我爸媽的說法是白蘿卜燉肉補(bǔ)中益氣,冬瓜燉肉清火解毒,都比油豆泡燒肉好。至于省下來的豆票,可以買油豆泡送人,鄉(xiāng)下人沒有油豆泡,給他們送點油豆泡他們應(yīng)該很稀罕很高興的。

李玖妍回家過年時,我爸媽想先跟她憶憶苦談?wù)勑?,再跟她討論送禮的事。但他們想來想去,該說的話都在信上跟她說了,再也沒有新鮮的了。他們原以為肚子里還有一些話的,可是到了要說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除了擔(dān)心,沒有別的,只好把那些話再說一遍。李玖妍很不耐煩,說:“把喝開水當(dāng)吃肉,這能說明什么?我還不知道什么叫苦?我的苦你們哪知道?只會說這些,有什么用?耳朵都起繭了,煩死了!”后來聽他們說到送禮,她愣了愣,撇撇嘴說:“送禮?送什么禮?我才不會像他們那樣庸俗,我不好意思?!?

我爸媽被她弄得糊里糊涂,摸不清她到底在想些什么。為了說服李玖妍也庸俗一下,也給貧下中農(nóng)干部送送禮,他們苦口婆心地勸了她很久,他們說這件事不能說庸俗不庸俗,俗話說人不求人一樣高,可是我們要求人呀,干指頭蘸不到干鹽,這個道理都不懂?再說風(fēng)氣是這樣的,一個人是拗不過的,而且也沒必要去拗,拗是要吃虧的。比如一片林子都是歪著長的,都朝一個方向斜著,就你直直地戳著,那么在別人看來,真正歪斜的是你,別人才是直的,因為就你跟別人不一樣,所以這不是庸俗不庸俗的問題,更沒有什么好意思不好意思,這就是人情世故,一個人不能不講人情世故的。

李玖妍說:“我才不管這些,不就是扎根一輩子嗎?”我爸說:“你別光說氣話呀?!蔽覌屨f:“你看你,叫你不要拗嘛,一輩子的事,你拗什么呢?”李玖妍說:“我說什么氣話?我拗什么?我心里不服!”我爸說:“這有什么服不服的?你是年輕,沒吃過虧,吃過一回虧你就不會這樣說話了?!崩罹铃湫χf:“我還要吃多大的虧?”

李玖妍的手放在大腿上。因為寒氣太重,她兩只膝蓋不停地晃動。她的手也跟著晃動。她的指關(guān)節(jié)上似乎永遠(yuǎn)纏著膠布,不是食指就是大拇指,有時候十個指頭有八個指頭都纏著膠布。膠布依舊有些泛黃。她翹起一個指頭,喳地一聲把黃漬漬的膠布撕開,然后又粘上去。她不停地弄那塊膠布,撕開,粘上去,再撕開再粘上去,直到膠布一點黏性也沒有了,便干脆把它扯下來,用兩個指頭搓來搓去。

我爸口都說干了,喉嚨里吱吱喳喳,像在拉一把生了銹的鋸,讓人心里發(fā)毛;我媽則不斷地用舌尖舔上唇唇突,她那里有一小塊紫色的凍痂,因為不停地說話,凍痂已經(jīng)翻翹起來了,有一條紅線似的血絲正在往下爬。李玖妍還在沒完沒了地搓那個膠布團(tuán)子。那天晚上我坐在一旁翻一本連環(huán)畫,一邊偷偷地看我爸媽的嘴,看他們嘴里亂動的舌頭,我覺得他們的舌頭馬上就要起泡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