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表示贊同,于是中國在十月革命后成立的影響最大的革命團體,就此確定下了名字。有了名字,下面就是領導人選以及學會宗旨了。
而毛澤東作為召集人,又一向在與會者心目中享有威望,自然而然被推舉為總干事。不過,毛澤東卻以自己尚在讀書為名婉拒了。于是,于1915年畢業(yè)于長沙第一師范,任教于長沙楚怡學校的蕭子升被推為總干事,而毛澤東和陳書農則為干事。
推選學會負責人的事情進行得比較順利,而在學會究竟選取怎樣的宗旨上,這群皆以救國救亡為己任的上進青年則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之所以會辯論,是因為大家政治信仰上的差異導致的。
此時的毛澤東和蔡和森,因為是《新青年》忠實讀者的原因,已經初步接觸到了共產主義理論。
而蕭子升,雖然和毛、蔡二人合稱“湘江三友”,但是思想上比較激進的他,卻是信奉無政府主義的。
思想認識上的差別,自然讓他們在學會宗旨的認知上產生了分歧,于是一場辯論在所難免。當然,真理是愈辯愈明的,這場爭論對于新民學會健康成熟發(fā)展是有益無害的。就在經過激烈的爭辯以后,學會的宗旨也被確定了下來。
“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當時的毛澤東等人才二十四五歲,就能以這種遠大目標激勵自己,眼光之獨到,品行之高潔,真是令人神往。
學會宗旨有了,以此為中心的條規(guī)制度的制定也就順理成章了。而隨著會規(guī)等一系列條款制定的完成,新民學會作為一個嚴謹?shù)母锩M織就正式完成了組建工作。
新民學會的成立,是毛澤東、蔡和森等人積極要求上進,實現(xiàn)人生抱負的嘗試性革命舉動,同時也是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長期堅持以《新青年》等為工具,在全國宣傳科學和民主,推動新文化運動結出的果實,是對他們工作成果的一次確認。
新民學會的成立,因為其進步性、革命性,很快就成為指導湘籍青年反帝、反封建、反軍閥斗爭的精神旗幟。
在新民學會成立的當天,毛澤東雖然婉拒了總干事一職,不過因為蕭子升即將赴法國勤工儉學,毛澤東實際上成了學會的具體負責人,這也是他最早的革命實踐活動。
而隨著李大釗在《新青年》和《每周評論》頻頻宣傳共產主義、馬列主義,常常閱讀《新青年》的毛澤東,自然也接觸到了十月革命、蘇維埃政權等先進事物。
新民學會對于會員有著嚴格的要求,所有自愿加入學會的會員,都必須嚴格遵守如下生活守則:如不賭博、不嫖娼、不懶惰、不虛偽、不浪費等等。而為了切實起到革新學術的目的,會員們會定期舉行會議。
正是在其中一次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一個動議:“在俄國和東歐革命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為了學會長久的發(fā)展,是不是可以定期選派會員前往俄國或者法國,以研究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思想學說,了解各國的情況,加以比較、選擇,從而找到改造中國的道路和辦法?!?/p>
他的這一提議,得到了蕭子升的贊同。而這也為學會后來在國內倡導留法勤工儉學這一重大運動打下了基礎。
新民學會的成立,放眼全中國,并不是孤立無援的。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作為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列主義的共產主義先行者,李大釗此時也正在北京籌建著類似的革命團體。
1918年6月的北京,天氣已經比較炎熱了。然而,在李大釗的心中,天氣的炎熱,卻并不比內心的焦灼更讓他不安。
隨著段祺瑞和馮國璋之間的爭斗越來越表面化,隨著南方一帶的內戰(zhàn)有擴大化的趨勢,隨著日本在山東越來越咄咄逼人,中國委實已經到了敗亡的邊緣。
“不能再等了,我們必須行動起來,立刻行動起來!不僅僅在文字上,我們需要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需要更多的同志加入我們,我們需要團結全國的上進青年,唯有如此,才能解救我們已經深度破敗的國家……”
北京大學的一間教室里,身著長衫的李大釗,正對著下面幾十人慷慨陳詞。
而幾乎與此同時,日本東京的一間茶室內,幾個中國留學生正在談論著什么。
發(fā)起這次聚會的是王光祈,就在國內一些人還在對列強干涉山東問題持樂觀態(tài)度的時候,身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因為近距離接觸日本社會,了解日本在山東問題上的輿論走向,所以越來越焦急,恨不能立即和日本政府正面交鋒。
王光祈說:“北洋政府究竟和日本人達成什么樣的協(xié)議,才導致日本人對山東問題如此樂觀?我們?yōu)槭裁磥砣毡??為的是能學有所成,好回報自己的國家??墒牵綎|都要被日本人侵吞了,現(xiàn)在,我們如何還能靜下來治學呢?不行,絕不可以。我們難道就只能捧著書本而什么也做不了嗎?不!我們應該起來抗爭……”
在日本,抱有王光祈這樣想法的絕不止一人,而這其中,便包括周恩來。
周恩來是1917年9月來日本求學的。
從小就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自勉的周恩來,從天津南開學校畢業(yè)以后,立刻到日本留學,他的初衷正是要從日本汲取對改造國家有利的思想學說。
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卻讓周恩來在不久之后就不得不為山東問題而奔走,希望藉自己與日本同志的一點微薄力量,能夠為解決山東問題提供助力。
在日本的周恩來,在北京的李大釗、陳獨秀,在長沙的毛澤東、蔡和森,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過面,但因為有著共同的理想,他們的相會已經為時不遠了。
作為《新青年》的熱忱讀者,作為深受李大釗宣傳的馬克思主義影響的上進青年,毛澤東對李大釗是發(fā)自內心尊崇的。而他在北京最先見到的,就是李大釗。
早在新民學會成立之初,毛澤東就有組織會員定期去俄國或者法國求取革命真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