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雜志正式創(chuàng)立于1920年11月7日,對于當時的上海報界來說,這是一份秘密而又公開的新雜志。之所以說它秘密,因為這份雜志的編輯部地址保密,雜志的印刷和發(fā)行也保密,雜志上所有文章作者也一律署化名;而之所以又說它公開,那是因為,這份雜志每期的要目廣告,都會刊登在相應期份的《新青年》雜志上。
《新青年》對于當時進步青年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這也使得這份新雜志廣為人知。陳獨秀等人之所以要以“共產黨”直接作為刊名,其用意其實很明顯,那就是表明這個支部肯定會邁向實質性的一步——正式建立中國共產黨。
雜志之所以選擇在11月7日這天創(chuàng)刊,是有著特殊意義的。
11月7日有什么特別意義嗎?只要聽一聽維經(jīng)斯基這天在上海發(fā)表的題為《中國勞動者與勞農議會的俄國》的演說,一切就會清楚了。
“今天是公歷11月7日,正是3年前俄國勞工農民推翻資本家和軍閥,組織勞農議會共和國的成功日!也可以說今天是全地球各國勞動者的慶賀紀念日……”
陳獨秀之所以選擇在這一天創(chuàng)立《共產黨》月刊,就是為了響應維經(jīng)斯基的演說,以此為全中國勞動者道賀。而他在創(chuàng)刊號上的《短言》,也毫不避諱地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就是要“跟著俄國共產黨”,“經(jīng)濟的改造自然占人類改造之主要地位。吾人生產方法除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外,別無他途。資本主義在歐美已經(jīng)由發(fā)達而傾于崩壞了,在中國才開始發(fā)達,而他的性質上必然的罪惡也照例扮演出來。代他而起的自然是社會主義的生產方法,俄羅斯正是這種方法最大的最新的試驗場……要想把我們的同胞從奴隸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產勞動者全體結合起來,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國外國一切資本階級,跟著俄國的共產黨一同試驗新的生產方法不可……”
《共產黨》發(fā)行量每期5000份,而隨著它通過各種渠道傳向全國各地,共產主義的種子迅速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fā)芽!
在上海這段時間,對毛澤東而言無疑是艱苦的。
彼時的上海,全職人家尚不能保證溫飽,毛澤東他們一眾人半工半讀,根本無法保證基本的生存問題。在上海的這段日子,唯一能讓毛澤東感到欣喜和安慰的,就是經(jīng)常能夠和陳獨秀、李達等人交流學問和思想,探討馬克思主義。
進入7月,隨著譚延闿率湘軍入湘,張敬堯出逃,驅張代表團完成了歷史使命,
毛澤東隨即準備返回長沙,臨走之前,他去拜會了陳獨秀。
這是他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最后一次見陳獨秀,而正是這次見面,陳獨秀委托給他一個任務,讓他回去以后在當?shù)亟M織共產主義小組。
陳獨秀對他說:“潤之,你創(chuàng)辦的俄羅斯研究會已經(jīng)完成了其歷史使命了,現(xiàn)在,我們應該進行更深入的工作。俄國共產黨派代表來指導幫助我們建立中國共產黨,這是我們的一次機遇,我們應該牢牢抓住。我讀過你寫的《民眾大聯(lián)合》,你在里面的一些想法,和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是契合的。潤之,你知道《湘江評論》為什么會被查抄嗎?因為你已經(jīng)觸犯了當權者的利益。要想《湘江評論》這類先進的報刊得以光明正大地存在,我們就必須進行革命,推翻腐朽的落后的封建軍閥。現(xiàn)在,我們正在想方設法在全國各地成立共產黨早期組織,我希望你回到長沙以后,能夠動員當?shù)氐倪M步力量,也成立這樣一個組織。潤之,你能做到嗎?”
《湘江評論》是毛澤東在五四運動期間創(chuàng)辦的一份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要目的的刊物,因為和當時的湖南督軍張敬堯大唱反調,屢屢揭露其反動面目,因此被粗暴地查抄了。而《民眾大聯(lián)合》正是毛澤東在此期間為了響應北京的學生運動而寫就的。
“先生,我會努力的!”毛澤東如此答復陳獨秀。
后來證明,毛澤東的努力也確實是成功的!
初回長沙的毛澤東,所享受的是英雄般的待遇。作為驅張代表團的團長,他的工作得到了長沙各界的認可,包括新任湖南督軍譚延闿在內,他們組織了盛大的儀式歡迎驅張英雄的回歸。這熱烈的氣氛讓毛澤東對湖南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讓他不禁聯(lián)想到:或許,不需要過激的革命,湖南就能真正走上民主自由之路。
但這樣的想法,毛澤東卻沒能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