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人際關系的世界里,親密是一個關鍵字眼。在這樣的世界里,人們建立復雜的友誼網(wǎng)絡,減少彼此的差異,試著達成和諧一致,并且避免優(yōu)劣勝負的表現(xiàn),因為這可能會凸顯出彼此的歧異。然而在追求地位的世界里,獨立是一個關鍵字眼,因為建立地位的基本方法便是發(fā)布命令,而接受命令者便被貼上了低階位的標簽。雖然每一個人都需要親密與獨立二者,但是女人們傾向于追求前者,男人們則傾向于后者。這種奇妙的對比,倒像是男人與女人的血液往相反方向跑呢!
男女間的這種差異,在相同的情境下竟可以導引出完全不同的觀感來。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琳達和喬舒亞這對夫妻的情況。
喬舒亞在上班時接到高中時代的室友打來的電話,他告訴喬舒亞下個月要到城里出差,于是喬舒亞便邀請這位室友到他家來共度周末。那天晚上下班后,喬舒亞告訴太太琳達這個消息,并且興致勃勃地宣稱他將和室友在那個周末晚上出游兜風,就像高中時代一樣樂一樂。但是琳達為了這件事感到不悅。因為正好在那個周末前她要出差一個星期,而喬舒亞計劃和朋友出游的日子正是她出差回來的第一天。事實上,最令琳達煩擾的是喬舒亞的態(tài)度。她覺得他自行做了許多計劃,而后再通知她便了事。她心想,他為什么不先和她討論之后再邀請客人呢?
琳達從不在和喬舒亞討論之前,便擅自做主計劃任何一個周末或夜晚的活動,她無法了解,為什么他不能也表現(xiàn)相同的禮貌和體貼呢?然而當她這么抗議的時候,喬舒亞說:"我不能對我的朋友說,'我必須征求太太的允許'?。?
對喬舒亞而言,和太太商量便意味著征求允許,也就顯露了他的缺乏獨立,無法完全自由地以自己的意志決定行動。那將使他覺得自己像一個小孩而且處居劣勢。對琳達而言,和丈夫商量與允許二字毫無關系。她認為夫妻兩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凡事事先商量是很自然的事且有其必要。琳達絕不介意大方地告訴別人:"我必須和喬舒亞商量再做決定。"她甚至樂于這么說呢!這句話表示她的生活和另外一個人相涉相契,這里面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琳達和喬舒亞都因為這件事不快樂。琳達在他們親密的關系里感到挫敗:他對她的關心竟不如她所付出的。于是在她的情感里有了一個傷口。喬舒亞也受傷了,他覺得她企圖控制他并限制他的自由。
相同的沖突也存在于路易絲和霍威這對夫妻之間,他們的問題在于用錢的方式。路易絲從不在未和霍威商量之前,便擅自購買價值一百元以上的東西,但是霍威總是隨手買下他所需要并且負擔得起的東西。路易絲覺得難過,并不是因為她不贊同霍威的這筆交易,而是她覺得自己被摒除在霍威的生活之外。
許多女人覺得在生活中事先和共同生活的伴侶商量,是一件自然的事,然而男人們卻經(jīng)常自主地做決定。這反映出男女之間決策方式的差異。女人期望先討論再共同達成決議,她們珍惜討論的過程本身,因為她們把討論視為生活互動與交流的證據(jù)。但是男人則不耐煩在看來瑣屑的事情上做冗長的討論,如果他不能隨意而行,那么他會有一種被囚限的感覺。當女人試著引發(fā)一場討論時,她會問:"你認為如何?"結果大部分的男人都會以為對方已經(jīng)把做決定的棒子交給他了。
在相沖突的親密與獨立這兩項需求的輪轉間,溝通是一個維持平衡的工具。為了生存,我們必須與他人相系并互相關懷,但是我們也必須以獨立的姿態(tài)存在,單獨地采取行動。在某些層面上,所有的人都相同:大家都同樣地吃、喝、睡,有時我們會大笑,有時會難過。然而在其他層面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極大:(HTH)每個人有不同的需求和喜好,甚至可能因此和他人產(chǎn)生沖突。在相同的人生菜單上,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