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風(fēng)流皇帝宋徽宗(1)

大宋之殤 作者:彭蘇


宋宣和七年(1125)12月7日,東京皇城內(nèi)的福寧宮,一名年紀不過十三四歲、眉清目秀的小太監(jiān)佇立在門外,一絲兒大氣也不敢出。

身穿金黃色龍袍的宋徽宗趙佶,從紫宸殿退朝回宮后,獨自一人回到福寧宮,呆呆地面對書桌前的墻壁,凝視著那幅《清明上河圖》⑴。

剛才朝會上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徽宗的心。

金軍計劃攻宋一事,大宋并不是一無所知。

大宋的地方行政,劃為路、府(州、軍、監(jiān))、縣(軍、監(jiān))三級制。全國設(shè)二十六路,路之下設(shè)府、州及帶縣的軍、監(jiān)。府、州、軍、監(jiān)下設(shè)縣及不帶縣的軍、監(jiān)。全國人口約2000萬戶,人口約11000萬人。大宋的北方地區(qū),與金接壤的是燕山府路⑵、河北路⑶和河?xùn)|路⑷三個路,這可是大宋的北方屏障和大宋最重要的地方啊。在燕山路方面,燕山宣撫使蔡靖等官員從多種渠道得知,金軍已秘密調(diào)至與燕山相鄰的地方,且訓(xùn)練頻繁。蔡靖一邊修固燕京城,一邊將此事密報駐在太原的大宋北方最高軍事統(tǒng)帥、樞密院兼兩河及燕山府路宣撫使童貫。河?xùn)|路的太原方面,出使金的宋使馬擴在到達云中⑸時,就發(fā)現(xiàn)云中的金軍陡然大增,且都在準備糧草馬匹,南侵之意已很明確。馬擴回到大原后,將此事秉報童貫,并提醒童貫早做防備,童貫聽到燕山、河?xùn)|兩路報告后,開始還不相信,沒有按照馬擴的勸說,部署應(yīng)敵的防務(wù),也不呈報徽宗。這樣一來,就喪失了宋在燕山和河?xùn)|這兩地寶貴的備戰(zhàn)準備時間。當(dāng)他進一步了解到金確實準備大舉南侵、后來又看到金太宗的滅宋詔書后,這才大驚失色,準備南逃。

當(dāng)太原方面用八百里加急的形式,帶來了一份金太宗此次南侵的宣戰(zhàn)詔書時,徽宗這才知道了金軍此次南侵的真實意圖。因為在這份宣戰(zhàn)詔書中,金太宗明白地告訴了大宋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此次金軍大舉南下,其目的并不只是想奪取大宋的土地與財富,而是為了廢黜徽宗皇帝,滅亡大宋,這使得大宋朝廷上下受到極度的震撼。在強敵壓境之際,徽宗只得在紫宸殿緊急召集文武大臣議事。然而,大臣們議論在大半天,卻拿不出一個可信的對策。徽宗一氣之下,拂手回到宮中。

自打徽宗繼位以來的二十四年中,他第一次感到腳下的皇帝寶座在搖晃。

他回憶起當(dāng)年自己戲劇性繼位和執(zhí)政后的情景,還是那樣清晰。

那是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離勵精圖治的父親宋神宗駕崩僅僅十四年后,徽宗的長兄、年僅二十五歲的哲宗又去世,新皇帝人選問題,在朝廷內(nèi)部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由于哲宗皇帝沒有留下子嗣,因此,新皇只能從哲宗的兄弟中挑選。當(dāng)時在世的哲宗兄弟共有五人,若論長幼,應(yīng)立年長的申王趙佖為帝。若按照嫡庶禮法,則當(dāng)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兆陔m是神宗皇帝的兒子,但既是庶出又非長子,按理根本沒有繼承大位的條件,但掌握大權(quán)的宋神宗的正宮娘娘向太后看中了趙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