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主雇篇(8)

4-6歲科學(xué)家庭教育標準手冊 作者:陳光


這一點非常重要。有些保姆帶孩子外出曬太陽,常讓孩子們在沙堆或草地上一起玩,保姆則三三兩兩扎堆聊天,聊得興起,往往就顧不上孩子了。孩子一般都活潑好動,一不留神就爬到危險的地方或走到別處了,極易發(fā)生意外傷害或走失。有一個保姆把孩子帶丟的真實例子,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保姆帶孩子外出,看到路邊有電話亭,就去給老家的親人打電話。打電話時童車就放在身邊,但保姆沒有時時盯著,等打完電話保姆回身一看,童車已經(jīng)沒有了,路人也沒有注意到是誰推走了童車。所以,無論去哪里,哪怕就是在自家樓下,保姆也一定要讓孩子在自己的視野里。

B.讓孩子遠離危險的地方

危險的地方離得越遠越好。保姆帶孩子外出時,要注意遠離施工現(xiàn)場,遠離山塘水庫、供電場所等。要注意別站在高樓的窗戶底下,防止高空墜物;要注意雨天別站在大樹底下,防止雷擊。

C.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乘車習慣

當孩子預(yù)備坐在童車里時,保姆要檢查童車的各種鎖扣是否完全扣好。寶寶坐進童車后,要馬上系上安全帶,防止寶寶亂動跌出。孩子乘坐汽車,要用汽車安全座椅;假如沒有,要將寶寶放在后排座上,由于后排相對前排是比較安全的處所,尤其是駕駛座的后方。將寶寶放進車里后,旁邊要有人陪同,關(guān)車門時,一定要看看寶寶的手、腳、胳膊是否在安全的處所,防止夾傷寶寶。此外,還要防止寶寶將胳膊或頭伸到車窗外。

D.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過馬路習慣

雖然我們經(jīng)常教孩子過馬路要“一看二慢三通過”,教孩子“紅燈停,綠燈行”,但是,即使孩子背得滾瓜爛熟,我們也不能讓孩子單獨過馬路。因為很多孩子是沒有危險意識的,他們不知道馬路上的車會對自己造成什么樣的傷害,他們甚至會對駛向自己的車感到好奇和興奮。因此,家長回家不要在馬路對面跟孩子打招呼,防止孩子直接跑過去;保姆也不能讓孩子在馬路上玩耍追逐。

4.保姆如何應(yīng)對突發(fā)事件

米歇潘: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

生活寫真

張女士一家人帶著孩子和保姆一起去郊游,在山上新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巖洞,興沖沖地趕去探險。一進洞,他們便被洞中天然的美景所吸引,一路觀賞,不知不覺越走越深。他們一邊走,一邊留下標記。不知過了多久,手電筒快沒電了,他們才猛然想起往回走,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迷路了。每一個岔路口都有標記,每一條通道都似曾相識,卻總是走不出去。

終于,他們的手電筒全熄滅了,一家人被饑餓和黑暗包圍著,原以為洞不會很深,所以,他們沒有準備足夠的食物。焦急漸漸爬上他們的心頭。這時,保姆拿出了一個打火機,點燃,屏住呼吸,一動不動地看著那簇火苗,忽然,火苗微微地傾斜了一下。保姆看了一下,熄滅打火機,帶著大家向火苗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這樣,每到一個岔道口,她就用打火機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絲微風。就這樣,他們又走了許久。風漸漸地大了起來。終于,他們找到了出口,保姆用自己的智慧與冷靜讓一家人脫離了險境。

品 悟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每個人的生命旅途中都有可能遭遇突發(fā)事件。許多難以預(yù)料的突發(fā)事件,會給生命帶來猝不及防的打擊。當家中只有保姆和老人、孩子的時候,處理突發(fā)事件的第一人往往是保姆。因此,有必要教會保姆應(yīng)對突發(fā)事件的方法,督促保姆學(xué)習一些突發(fā)事件的相關(guān)知識,掌握在突發(fā)事件中的生存本領(lǐng),用智慧、勇氣和意志去面對天災(zāi)人禍。

學(xué)會生存,有兩層意思,一是在正常的情況下,能不依賴他人,自力更生,如陶行知所說“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二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比如火災(zāi)、空難、海難、地震、戰(zhàn)爭或者被壞人劫持等情況下,能運用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獲得生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