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與德國國防局一直有合作協(xié)定。從1922年8月開始政治局授權(quán)德國軍隊在蘇維埃俄國領土上建造軍事設施,試驗武器裝備和訓練軍人。作為報答,德國人慷慨地與紅軍分享了自己的軍事成果。然后一直到希特勒組建德國政府之后,兩國軍事依然合作。
這些合作有著非常明顯的成果,德國有不少軍事家就在蘇聯(lián)學習過,比如法西斯德國軍隊最高統(tǒng)帥部長官凱特爾元帥,陸軍司令布勞希奇元帥,奪取了塞瓦斯托波爾和攻打了列寧格勒的曼施泰因元帥。
德國人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令俄國人羨慕和崇敬不已,德國軍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進攻精神,獲得了紅軍指揮員的尊敬,所以很多蘇聯(lián)將領們有著親德態(tài)度那也就沒有什么奇怪了。這其中圖哈切夫斯基表現(xiàn)得幾乎跟其他將領一樣,他曾在一次宴請德國人的招待會上說:“把我們分開的是政治,而不是我們的情誼,不是紅軍對德國國防軍的友好情誼。如果我們攜起手來,那么你們和我們,德國和蘇聯(lián),就能夠迫使全世界接受自己的條件?!盵17]
斯大林甚至也這樣認為,但是斯大林有自己的打算。
圖哈切夫斯基是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令斯大林不安呢?現(xiàn)有的一些資料證明,這位虛榮心非常重的元帥通常只是在軍事問題上才會與人作職業(yè)性的爭辯,他所寫的一切計劃也僅僅是與軍隊相關。換句話說,圖哈切夫斯基有可能僅僅想當一名在軍事上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將領和真正的人民委員。但是一個人的欲望又哪兒是那么容易可以說得清的。
他如果要當人民委員,那么已經(jīng)是人民委員的伏羅希洛夫等就必須得下臺,因為紅軍中實際上分兩個派別,伏羅希洛夫、葉戈羅夫、布瓊尼、布柳赫爾等人算是一派,比較保守,而圖哈切夫斯基與另外一些人是另外一派,他們接受了現(xiàn)代軍事思想。思想不同的兩派人,同樣為斯大林做事,但是私下的較勁以及軍事上的異見,難免會讓彼此結(jié)下梁子。正因為如此,圖哈切夫斯基則要想盡辦法來除掉伏羅希洛夫。圖哈切夫斯基當時很受斯大林信任。實際上,從事紅軍建設的是圖哈切夫斯基,而不是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因此伏羅希洛夫也熱衷于除掉圖哈切夫斯基。
這兩人的斗爭,斯大林看在眼里。但是伏羅希洛夫同樣也是斯大林本人任命的,才被提拔的圖哈切夫斯基這樣鋒芒畢露,斯大林必然會想一個問題,既然元帥和將軍們現(xiàn)在準備撤換他任命的人民委員,那么下一次他們就會想撤換總書記本人。
所以圖哈切夫斯基成了可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