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天,《瀕死研究雜志》(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刊登了一篇重要論文。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名大約30歲的女護士在其瀕死體驗中所遭遇的奇特經歷。這名女護士約八歲時曾經因為尿血而被送往醫(yī)院接受檢查。在做腎臟切片時,其門靜脈竟意外破裂;所幸之后沒有發(fā)生危險。出院之時,她和父母都受到了醫(yī)師告誡,千萬不要做劇烈活動。然而到家后,頑皮的她竟然去爬樹,結果導致門靜脈又一次破裂,她也因此而再度入院。住院輸血時,這名不幸的女孩感染了乙型肝炎,致使其病情迅速地走向惡化。幾天之后,這名女孩在一片恍惚之中告訴媽媽:自己馬上要離開這個世界了。
不久后,她的意識就徹底脫離了她的身體。她依稀感到一條漆黑的隧道。她在隧道中穿行的感覺令她感到很舒適。然而,這對她來說很不尋常,因為她最怕黑暗。這條隧道的另一頭,她看到了神秘的光。日后,在接受瀕死體驗調查的時候,她將這種光描述為了神之力量,即使她從沒有信仰過宗教。
離開隧道后,她遇到了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的男子,他的形象和天主教堂里那些耶穌的肖像很相似。于是她很好奇地問道:“你就是耶穌嗎”?那名男子回答“不是”;繼而表示說自己在這里是為了“幫助她”。這名男子告訴她:死亡只是一種選擇,她可以選擇留下來或回到其身體里去。就在這時,女孩的眼睛竟然能透過那條漆黑隧道,看見守候在醫(yī)院里的媽媽,真切地感受到了媽媽的情感和內心思緒。
緊接著,她被男子告知:她的肝臟其實能被徹底地“修復”,但是她的腎臟卻沒有這種運氣。因為她那套患有疾病的腎臟是一種宇宙的“業(yè)果”(Karmic Carrier),注定是要跟隨著她一輩子。(Karmic一詞,其實來源于梵語,意思是“修業(yè)”;該詞匯一般出現(xiàn)于印度教經文;大致的內容有點類似于佛教的因果報應)然后她蘇醒了,肝臟以驚人的速度恢復,醫(yī)生都感到驚詫不已,認為這種情況無法解釋。而等到第二天,醫(yī)院實驗室的各項檢查均表明她沒有絲毫肝炎的癥狀,好像從未被感染。
該報道徹底轟動了學界。有關于瀕死體驗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被導向了神秘主義領域。雖然瀕死研究工作從一開始,就在高度地警惕著宗教神秘主義的非科學傾向,并不止一次試圖在客觀科學研究和神秘的宗教式傳說之間,劃出一道清晰而絕對的界限;但是,新奇現(xiàn)象的不斷涌現(xiàn)總是將科學的目光霸道而急切地引向最為古老的傳說與宗教?;蛟S,正如愛因斯坦曾留下的這句名言:
“沒有宗教的科學難行走,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p>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然而,真正引發(fā)人思考的細節(jié)并不在于諸如“業(yè)果”等宗教神秘主義詞匯的出現(xiàn),這些詞匯本身并不說明什么問題;值得我們投以關注的地方恰是科學可以去證明的奇跡,比如肝炎癥狀的消失和不可思議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