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輯 讓孩子學會生活(11)

做最好的爸爸:一位普通父親的教子手記 作者:趙海吉


學會自我保護

針對低年齡段孩子的校園砍殺案件接二連三地發(fā)生,孩子的安全問題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學校加強保安,職能部門加強執(zhí)法,可解一時之危,但如何形成長效機制,將這項工作變?yōu)槌R?guī),仍然是個問題。面對各種各樣的危險,在我們無法改變外部環(huán)境的情況下,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顯得尤其重要。對父母而言,孩子的安全就是數(shù)字“1”,我們?yōu)楹⒆铀龅囊磺衅渌Χ际恰?”后面的“0”。如果前面的數(shù)字“1”沒有了,那么它后面的數(shù)字“0”再多也失去了意義。

對孩子安全構成威脅的情況有很多,如:一個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怎么辦?地震了怎么辦?遇上火災怎么辦?在學?;蚴欠艑W路上被人勒索怎么辦?陌生人與你說話怎么辦?被壞人抓走怎么辦?和家人逛街時走失怎么辦?碰到同伴遇險怎么辦?等等。如果一直設想下去,完全可以編一本《兒童自我保護十萬個怎么辦》。安全陷阱防不勝防,有時連我們大人都會陷進去。有些父母會感到很困惑,這么多安全隱患如何讓孩子來防范呢?我們不妨先從分類上認識一下。

對孩子的安全構成威脅的情況概括起來,從地點上講,可分為居家、戶外和校園三種。

對于居家的安全教育,可從陌生人來訪、用電用水用氣防雷安全、危險物品及家用電器使用安全、地震火災突發(fā)事件應急措施等方面進行教育。

孩子是單純的,在與陌生人交往時,一般認識不到其潛在的危險,這需要父母假設一定的情境對孩子進行教育。我們教育兒子,如果一個人在家,有陌生人來訪,先不要開門,告訴他大人不在家,有事改天再來。如果陌生人就是不走,而且有撬門的響聲,先大聲報警,再到陽臺上呼救。在兒子很小時,一次一名送水工來送水,兒子從門鏡里看到是陌生人,就告訴對方:“家里沒有大人,將水放在門口就行了?!蔽覀冎肋@事后,好好兒表場了兒子,告訴他這事處理得很正確。

孩子一個人在家,應特別注意提醒孩子用氣用電安全,家中有可能觸電的地方不能暴露在孩子能摸到的地方。如果孩子一個人要做飯,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專心做事的習慣,不要一邊看電視,一邊做飯,這樣容易出問題。做飯后,要注意及時關爐灶、關煤氣閥門。

對于戶外安全,可以從與陌生人接觸、運動與玩耍的安全、飲食衛(wèi)生、交通安全、極端天氣應對方法等方面開展教育。

從小要讓孩子形成一些規(guī)則,如在人多的地方與家人走散了,除了可以向警察、保安等能幫自己的人求助外,不要哭,一哭更容易引起壞人的注意,要在走散的地方等家人來找。這條家庭內(nèi)部小規(guī)則很有用。在兒子三歲時,孩子與他媽媽、奶奶一起在運動廣場玩耍,之后他們又去了旁邊的超市購物。剛開始三人一起在貨架前挑選物品,兩個大人都以為對方會照看孩子,只顧自己埋頭購物,沒有注意到孩子。孩子也有他喜歡的新奇東西,很快就遠離了大人,等他發(fā)現(xiàn)大人不見時,以為大人去運動廣場找他去了,就自己一個人走出超市,來到運動廣場,轉(zhuǎn)了幾圈都沒見到大人的影子,一下子急得哭了起來。哭了一會兒他突然想起平時我們教他的辦法,強忍住淚,又深一腳淺一腳地往超市趕。這時,兩個大人也早已發(fā)現(xiàn)孩子不見了,連同保安在超市里角角落落轉(zhuǎn)了個遍,廣播里也一遍遍在播,還是不見孩子蹤影。愛人守住超市門口,孩子的奶奶仍在超市里找人。當孩子遠遠看到超市門口的媽媽時,邊跑邊喊,又哭起來。當母子相見時,一下子緊緊摟在了一起。

現(xiàn)在孩子十二歲了,免不了經(jīng)常去同學家玩,但有一點,兒子做得比較好,每次外出都會事先告知我們,他去了哪位同學家,大約什么時間會回來。我們也告知他,絕對不能留宿同學家。我覺得,一個孩子如果經(jīng)常以出去玩為借口而夜不歸宿,家長就應當注意這極有可能是未成年孩子學壞的開始。

對于校園安全,不但學校會講,父母也要多加提醒,可以從與同學正確相處、學習用具使用安全、實驗課安全、體育課與勞動課安全、課間安全、學校場地安全、不可控突發(fā)事件個人保護(如:各類突發(fā)自然災害、晚間停電、集體踩踏事件)等方面開展教育。我經(jīng)歷過這樣一個例子:課間時,一名同學正用剛削尖的鉛筆演算題目,這時身后的同學喊他有事,他轉(zhuǎn)身講話時,并沒有留意同桌正伸過頭來看他的作業(yè),等他猛轉(zhuǎn)回身子,手中如鋼針般尖細的鉛筆尖恰好刺進了同桌的眼球里,釀成了同桌一只眼睛失明的不幸事故。

教育建議

1.平時要明確告知孩子預防危險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2.一旦危險發(fā)生,要告訴孩子應如何應對。這可以通過父母與孩子的游戲、演練以及媒體報道來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本領。

3.要讓孩子知道,當危險發(fā)生后,其實能幫助他的人很多,也可以打電話求助,如119、110、120、122等。在孩子比較小時,家長的姓名和電話、家庭住址都應讓孩子記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