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日

班主任推薦的經典閱讀:春-檸檬卷 作者:大衛(wèi)


春搖日[英國] 威廉·柯貝特因威廉·柯貝特(1762 年—1835 年), 英國著名政論家、散文家, 著有《鄉(xiāng)行紀實》等。

即使是在嚴冬, 那些矮林灌叢看起來也是美麗的。它們是心靈的一種慰藉, 使人從那里可以得到庇護與溫暖。入春以后, 整整兩個月間, 它們的色澤天天都在變化, 也就是從樺樹的嫩葉初次呈現到槐葉的豐滿茂密這一段時期,甚至在樹葉還沒有完全繁盛到遮眼翳目之前, 整個萬綠叢中還有什么比見到灌莽之間綴滿著淡黃的櫻草和藍色的吊鐘更令人心悅的呢? 樺木剛剛吐葉抽芽便是山雞開始啼叫、畫眉鳴嘯和鶇鳥歌唱的信號, 而且恰恰就在櫟木的嫩芽初露微紅的時候———這可以準到一天不早, 整個磧弱鳥家族便會嚶然一片, 響徹每個枝頭, 這時云雀也必跟著學樣, 把它的陣陣歡歌高高地帶到天上。

英國是小品文大國, 由柯貝特可見一斑。作者1821 至1830 年間, 在英格蘭與蘇格蘭間多次游走, 飽覽那一方美景, 心不能禁, 妙筆成文, 結集為《鄉(xiāng)行紀實》, 本文即出自于此。

如果不是對自然有縝密的觀察, 就不會有如此細膩、飽滿的筆觸。作者對春天的花與鳥, 皆觀察仔細、準確、傳神。信“ 筆冶由韁, 涉筆成趣。“ 櫟木的嫩芽初露微紅冶———這樣的句子, 多么具體, 搖搖搖搖搖搖6立對一朵花微笑: 春第一輯多么親切, 讀來讓人心頭一顫———你對自然有過如此細膩的觀察么?

這種細膩的觀察是不是給人一種過目不忘、如詩如畫的感覺? 那就拿起筆, 像柯貝特一樣, 寫出你的所見所聞所感。只要學會了觀察, 就不愁下筆千言、倚馬可待了。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這兒的書,應該是兩種, 一種是廣義上的那種有紙的文字, 一種是大自然這本無字之書。這也就是古人倡導“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冶的原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