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3721:借力未遂(14)

十億美金的教訓 作者:林軍


另外,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對手,那就是李彥宏。在這之前,周鴻祎曾經(jīng)跟李彥宏談過兩家合并的事。李彥宏堅持股份占比六四分,他的理由是百度的技術比3721要好,但周鴻祎認為3721的收入比百度高,應該五五分,所以這次合作意向并沒有達成。2003年,百度對外宣稱融資1000萬美金,后來周鴻祎才知道,其實當時的百度已經(jīng)沒有“軍餉”,快挺不下去了,但重新融資后的百度給了3721很大的壓力。周鴻祎雖然隱約知道自己如果做搜索的話可以占據(jù)一定的先手,但百度在搜索上的積累和投入是長期的,長跑起來未必能贏。

面對各方的緊逼,周鴻祎盤算,如果投靠雅虎,借助雅虎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就可以把李彥宏打得更慘。

雖然有上述理由做支撐,周鴻祎仍然為此糾結過很長一段時間,期間他去了兩次美國,但或許是因為他內心不愿意和對方深談,并購談判進展很慢。王功權大怒,兩人為此爭論得臉紅脖子粗。王功權甚至說氣話,我不管你這個項目了。后來IDG派了過以宏來幫周鴻祎,過以宏是海歸,能與雅虎總部建立良好的溝通。周鴻祎記得很清楚,當時過以宏跟雅虎方面介紹說,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中能上市的都已經(jīng)上市了,沒上市的就這么幾家。周鴻祎在一旁汗顏,他當時完全沒有這個自信。

在3721內部,李濤等人曾經(jīng)勸阻周鴻祎,不要把公司賣給雅虎,雖然他們也說不上什么原因與道理,只是憑著一種直覺。公司其他員工在這件事上也全無經(jīng)驗,他們也不知道,這一場與外國公司的合作對3721意味著什么。

周鴻祎迫切想找一家擁有好的搜索技術,并且能在品牌等綜合實力上與百度抗衡的公司。他認為如果能與雅虎合并成功,并獲得雅虎的相關技術的話,那么他在中國市場上是可以與百度相抗衡的。事后證明,雅虎公司并不真正地信任他,好的技術都牢牢把控在手。

在與雅虎接觸的過程中,周鴻祎犯了很多錯誤。

最先他跟雅虎北亞區(qū)談,當時還有雅虎在臺灣收購的雅虎奇摩創(chuàng)始人,后來再去美國,跟雅虎美國的團隊談。起初主要是跟律師、財務談,為了收購一事,周鴻祎也跟楊致遠見了一面。雅虎對于中國市場的戰(zhàn)略沒有太多的考慮,周鴻祎在與對方高層的談判過程中也沒有從戰(zhàn)略層面講清楚3721對于雅虎在中國的戰(zhàn)略意義。因此,雅虎方面沒有對這樁收購給予足夠的重視,甚至沒有一個人將收購這件事當成是中國戰(zhàn)略布局的開始。周鴻祎只是覺得應該把雅虎的戰(zhàn)略和3721的發(fā)展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好雅虎的資金、品牌、技術與產(chǎn)品資源。后來,這場原本被賦予極大期望的合作演變成一場財務收購:雅虎看上3721當時的銷售收入,以充抵雅虎北亞區(qū)的銷售業(yè)績;雅虎方面按照消費折算,對3721提出一個衡量利潤的指標,周鴻祎入主雅虎中國后,在完成指標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投資。雅虎對3721的要求實際上變成利潤與收入,這樣的收購思路也為其后來的發(fā)展埋下禍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