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驅動常見的有如下這幾招:
廉價債券(DistressedDebt,又稱困境債務、危難債券),主要投資于破產(chǎn)、瀕臨破產(chǎn)或者嚴重經(jīng)營不善的公司。一個思路是深度價值(DeepValue)投資,即大量買入困境公司的證券,然后積極改善公司運營,提升證券價格;另一個思路則是買入一些沽空另一些,比如資本結構套利(CapitalStructureArbitrage),買入同一家公司的某種證券同時沽空另一種,從差價中牟利。
并購套利(MergerArbitrage,又稱風險套利),主要是投資于將要并購的公司股票。最常見的是購買被收購的公司的股票,同時沽空收購方公司的股票。一般來說,在甲公司公布將以某價格收購乙公司時,出價一般會高于乙公司現(xiàn)有價格。乙公司股票價格會上漲,但一般不會立刻達到甲公司的出價,因為總有不能成交的風險。并購套利基金如果相信收購會成功,它們會購買乙公司股票同時沽空甲公司。有時還會有第三方加入進一步提高股價,這樣也會對并購套利基金有利。
特別時機投資(SpecialSituations),主要投資于資產(chǎn)重組的公司。國內(nèi)前段時間流行ST重組潛力股,富貴險中求,即屬于此類。
激進投資(activist),一般不滿于某公司現(xiàn)有的管理和戰(zhàn)略,于是收購公司的較大一筆股份,然后試圖影響董事會和公司決策,改善公司運營和提高股價。它們的行為又被稱為股東權益運動、股東積極主義。
刀不輕易出鞘。一出鞘就要見血。
多情環(huán)/可轉換套利(ConvertibleArbitrage)
多情環(huán)這樣的兵器可不是業(yè)余鬧著玩的。
可轉換債券也不是業(yè)余鬧著玩的。
可轉換債券(ConvertibleBond),簡稱可轉債,又叫可換股債券。
可轉換債券很有意思。它是一種債券,但又可以轉換為債券發(fā)行公司的股票。轉換比率一般會在發(fā)行時確定。
從本質上講,可轉換債券是在發(fā)行公司債券的基礎上,附加了一份期權,允許購買人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將其購買的債券轉換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可轉換債券比較復雜。作為債券它有利率風險和久期風險;作為股票它有股市風險;期權部分有波動性風險;一般發(fā)行可轉債的不是信用最好的企業(yè),有信貸風險;缺乏流動性有流動性風險。這可不是業(yè)余鬧著玩的,有興趣的請查看相關專業(yè)書籍。
可轉換套利最常見的一個思路是購買公司的可轉債,同時沽空股票。這其中牽扯到許多技術細節(jié),在這里就不展開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