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魯賓斯坦相對應的北美同行是伊麗莎白?雅頓。后者出生在加拿大的一個農莊里,原名佛羅倫斯?南丁格爾?格蘭漢姆,是一個英國移民家庭五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18歲時她離開學校開始接受護士培訓,但是很快就厭倦了護士生涯。1907年,年屆30的她來到紐約。擁有南丁格爾這樣的一個名字,還接受過護士培訓,但是雅頓顯然對于幫助人們恢復身體健康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她更看重的是利用健康訴求來推銷那些增加人們魅力的產品。說起她的美容業(yè)經歷,最初是在五大道的一個美容院擔任收銀員,這家美容院是屬于埃莉諾?阿代爾的, 她在倫敦和巴黎都擁有自己的美容院。54不久之后,雅頓和伊麗莎白?哈伯德一起開設了一家美容院,后者負責研制美容面霜產品,再過不久兩人的合作告吹了,但是她仍然借用了伊麗莎白這個名字,而且還把自己的姓改成雅頓。這個姓的確切來源,我們并不清楚,有傳言稱這個姓是來自于丁尼生的詩作“Enoch Arden,”不過大家都認為,更可信的一種解釋是,這個姓其實是來自她當時湊巧讀到的一份當時一個著名的加利福尼亞鐵路大亨和名馬擁有者的訃告,這個人在Orange郡擁有一座名為“Arden”的豪宅。55不管其來源是什么,用這樣一個名字的本意顯然是要讓大家認為她在1910年上市的公司可能存在著一種英國貴族淵源。從那時起,雅頓就開始專注于奢侈品領域。她推出了旗下第一款名為Venetian的護膚霜系列,產品包裝美輪美奐,與其美容院氛圍極為匹配。到1914年,這一品牌已經進入紐約的時尚百貨商店。56
這些護膚產品的主要目標消費者都來自社會富裕階層,這從一個側面反射出,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人們對年華老去的態(tài)度已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十九世紀早期,年長女性尤其是那些35歲以上的女性,偶爾當然還會被人們尊稱為圣人一樣的祖母級人物,但是更多情況下,在人們眼里,她們已經是魅力盡失。到二十世紀早期,大家似乎不敢再忽視這些35歲以上的女性了,相反,美容業(yè)已經開始著力向這些女性推銷各種產品,承諾說如果她們能夠多多地使用這些護膚產品,多去去美容院,或者給自己的頭發(fā)染染色就可以使得自己看上去年輕一些。57對于護膚品牌而言,其重點就在于承諾女性她們能夠保持甚至恢復其青春。
對于護膚類產品的需求并不僅僅局限于西方世界。當時西方之外的市場,最大的是日本了。十九世紀中葉的亞洲,印度和其他許多國家基本上都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中國也在西方列強的欺壓下日益變得羸弱不堪。1853年,美國炮艦挺進日本港口,迫使日本最終放棄200多年以來將自己和世界經濟完全隔絕開來的閉關鎖國政策,使日本走上了與別國不同的發(fā)展道路。1868年日本內戰(zhàn)結束,為了避免遭遇到與其他亞洲國家類似的命運,日本的執(zhí)政政府開始加速發(fā)展現(xiàn)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