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借來伯樂找千里馬(3)

創(chuàng)業(yè)在微軟:微軟亞洲工程院成長啟示 作者:許鳳婷


“四大金剛”動用他們在總部的人脈,在2005年的招聘季中,從總部陸續(xù)請來了30多人的“外援面試團”。

不斷總結、再總結,甚至在失誤中學習,也是面試官們進步的途徑,而工程院的招聘工作也在此過程中趨于完善。 在招聘季里,金燕和HR每周都要向管理層做招聘簡報,除了匯報逐層篩選的人數(shù),他們還注意收集外界,尤其是應聘者們給工程院的反饋。

由于對工程院充滿強烈的興趣,許多應聘者開始在BBS上發(fā)布“面經(jīng)”,也就是他們自己的應聘經(jīng)歷:有些人發(fā)布面試的題目,有些人則討論應聘策略,或者發(fā)布對招聘過程的印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位應聘者聲稱,為了得到這份工作,他把自己狗的名字從“Lucky”改成了“Offer”。他在BBS上寫道:“我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叫它,‘Offer過來’!”

一位名叫陳華的北京大學學生,在網(wǎng)上記錄下了他最初青睞研究院,經(jīng)過層層面試后卻加入工程院的過程。

陳華的“面經(jīng)”當時在網(wǎng)上被廣為轉(zhuǎn)載。從他的記錄中可以看出,研究院和工程院的面試官們在面試的同時,也在幫助這些年輕人不斷認識自己;在傾聽他們的愿望和成就的同時,也在幫助他們看到自己能力的長處和短處。而一旦發(fā)現(xiàn)合適的人選,工程院當年幾乎是“連哄帶騙”地把對方招致麾下。

談起“面經(jīng)”,面試官們同樣印象深刻。這些“考官”大都有海外求學的經(jīng)歷,對中國內(nèi)地大學生的了解十分有限。然而,當上萬名考生蜂擁而至,這些年輕學生的朝氣、獨立和主見讓工程院的面試官們頗受感染。

“沒想到自己會被考生這樣描述?!辩蹖殑偮犝f自己被封為“冷面殺手”時,笑著搖了搖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