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女人
時間可以說是世間一種最神奇、最具魔力的力量,它足以改變所有的人。作為中國當代最成功的女性之一,楊瀾的角色不斷變換,卻又轉變得如此平滑、圓美。主持人、商界精英,到文化使者,每一個角色她都做得極致完美,各種榮耀和光環(huán)都加給了這個睿智而精美的女子。楊瀾一路走來,走得艱辛且成績卓著。從為人妻到為人母,楊瀾的感情生活和家庭生活踏實、平穩(wěn)。作為一個女人,她讓男性為之傾倒,也被眾多女性視為榜樣。她知性、高貴、典雅的氣質隨著時間的積淀越發(fā)顯現(xiàn)出特有的魅力。
除了經營自己的事業(yè)外,楊瀾還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她曾經多次資助和主持文化藝術活動:2001年資助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的紀錄片評獎;2002至2004年連續(xù)三年資助中法文化的交流活動,包括法國國家芭蕾舞團在此期間的赴華演出。
作為女性的榜樣,她對天下女性的生活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也表現(xiàn)了特有的關注,她倡議發(fā)起了天女計劃——2007中國職場女性關愛行動。還擔任了乳房健康形象大使,呼吁女性關愛乳房健康。
事業(yè)的成功沒有讓楊瀾禁錮在自己的生活中,她開始更廣泛地關注自己作為一名成功者的責任和義務。2003年,楊瀾擔任董事主席的“陽光文化”向教育和文化事業(yè)投入人民幣3830萬元;2004年,楊瀾登上了“中國內地慈善家排行榜”,位列第6,成為中國內地娛樂圈里唯一上榜的明星;2005年,身為陽光文化集團主席的楊瀾因捐贈善款6090萬元,高居2005“中國內地慈善家排行榜”第4位。2006年湖南水災,楊瀾得知后,為湖南災區(qū)捐款20萬元,幫助災區(qū)學校重建;她還捐助了患白血病兒童;楊瀾還宣布捐出與丈夫吳征共同擁有的“陽光媒體投資”權益的51%,建立“陽光文化基金會”,楊瀾親任基金會主席。同時,她辭去了包括陽光媒體投資董事局主席在內的所有管理職務,開始專注于自己的慈善事業(yè)。除此之外,她還是中華慈善總會慈善大使、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大使”等。楊瀾的慈善捐助和博愛之心讓人們不得不再次被她折服。
楊瀾是一位成功人士,但首先,楊瀾是一個女人,然后才是一個成功的女人。女強人是讓人敬佩的,但如果失去了生活,作為女人,終究一生不完美。但楊瀾在家庭和事業(yè)上都給我們展示了最好的一面。楊瀾在事業(yè)之外,也經營著自己人生的另一種精彩。楊瀾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個好老公,一雙可愛的兒女。
先生吳征是楊瀾在美國讀書時,在靳羽西家中的一個宴會上認識的。墜入愛河十個月后,兩人成婚。每當談起自己的丈夫,楊瀾都滿臉幸福。她說丈夫是一個很開闊的男人,很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楊瀾和吳征結合前,彼此都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楊瀾說:“愛情其實是有一點盲目的,想結婚就結婚,想生孩子就生孩子,沒必要磨磨蹭蹭的?!痹谡劦絻扇说母星闀r,楊瀾說:“我覺得愛情是一種氣質上、性格上的相互吸引,或者互補。為什么喜歡他,說得太清楚了可能就不是了。就是覺得挺舒服,挺談得來的,他父母也是做教師的,我們都有著海外留學的經歷,我們的背景、價值觀比較相像,在我遇到的年輕人中,他也是很杰出的。而且他的性格很獨特,他的見識與觀點往往出人意料。我是比較循規(guī)蹈矩的人,他有時候的那種靈感火花的碰撞、讓人意想不到的點子,讓我特別欽佩?!?/p>
楊瀾有一雙兒女,每當提起自己的兒女時,楊瀾的眼神就變得異常溫柔,那種眼神,是只有做了母親的女性才獨有的溫柔眼神。楊瀾的兒子叫吳所謂,很有個性的一個名字,經常有朋友問孩子叫什么名字,楊瀾夫婦總是笑著說:“無所謂啦(吳所謂)?!睏顬懻f她兒子的性子急,記得生兒子的時候,楊瀾正在努力掙扎,突然聽到護士叫起來:“這小家伙咬了我一口!大概是嫌我動作太慢了?!睏顬懸粫r哭笑不得。
由于楊瀾和丈夫工作繁忙,經常在各地飛來飛去,照顧兒女的任務就落在了楊瀾父母的肩上。但父母和孩子都很理解楊瀾。作為一個母親,無論再忙,楊瀾每到周末都會放下工作陪著兒女玩樂,盡可能地把時間多分配給家里人。有一次,楊瀾回家看孩子。天真的兒子問她:“媽媽,你在干嗎?你老是出差覺得有意思嗎?”楊瀾說:“有啊,媽媽做一期節(jié)目有幾億人觀看?!薄皫變|人看就覺得有意思嗎?”稚氣的兒子追問。這句童言無忌的追問觸動了楊瀾的敏感神經。長期在外,她覺得很對不起孩子,人生名利如浮云,其實最值得珍惜的還是家庭和親情。
媒體人點評:知識改變命運
當回頭看楊瀾的成功與失敗、事業(yè)和家庭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楊瀾一次又一次精彩的人生角色成功轉換其實并不是偶然的。她對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她對事業(yè)成功的強烈追求和生活的充分自信,都成為她人生輝煌的密碼。
楊瀾的職業(yè)角色歷經幾次變化,但無論如何轉、如何變,楊瀾始終定位清晰,她把自己的事業(yè)定在“傳媒人”這一角色,定下了目標就不懈地去追求。聰慧的楊瀾從沒有偏離做媒體這個大方向。每一次的變化就在于她制訂的目標層次一次比一次高,這樣楊瀾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順利。楊瀾在她的《憑海臨風》一書中提及自己乘熱氣球的經歷時說,熱氣球的操作員能做的只是調整氣球的高度以捕捉不同的風向,而氣球的具體航線和落點,就只能聽天由命了。這正是乘坐熱氣球的魅力所在:有控制的可能性,又保留了不確定性,所以比任何精確設定的飛行都來得刺激。“其實人生的樂趣也是如此,全在這定與不定之間。”楊瀾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