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jié) 白銀市場被操縱的“歷史問題”
一、操縱夢想的幻滅引自https: ∥hibaiducom/%BF%B4%C6%C6%C8%FD%C8%D5%D0%D0%C7%E9/blog/item/23f792de12afc153cdbf1a53html。
20世紀70年代,美國德克薩斯的石油富商亨特兄弟通過多年時間,以2-5美元/盎司的低價收集了全世界約50%的白銀。1979年,亨特兄弟在紐約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舉買進白銀合約,到年底已控制了交易所的大半存銀。在他們的控制下大量投機資金進入,白銀價格不斷上漲,到了1980年的年初已經(jīng)超過50美元/盎司,一年內(nèi)上漲了800%。瘋狂的投機造成了白銀的市場需求與生產(chǎn)消費實際的脫節(jié),市場價格嚴重偏離其價值。在亨特兄弟狂購過程中,每張合約保證金只需要1000美元,一張合約代表5000盎司白銀。美聯(lián)儲和交易所隨即聯(lián)手干預(yù),控制亨特兄弟操縱市場,大幅提高多頭的保證金,最終把保證金提高至6000美元,后來索性出臺“只許平倉”的規(guī)則,逼迫亨特兄弟大舉平倉,白銀價格下跌,最多的一天下跌了50%。加之美國政府為抑制通脹、緊縮銀根、大幅提高利率,期貨市場全面回落,銀價到3月底已跌至108美元/盎司。
索還貸款的要求降臨,亨特兄弟借貸買銀,用白銀抵押來貸更多的款項。隨著抵押品價值的日益縮水,銀行要求更多的抵押品。1980年3月25日,紐約投資商Bache向亨特兄弟追索135億美元,因無力償還,于是Bache公司指示賣出亨特兄弟抵押的白銀,由此白銀價格傾瀉。手中持有數(shù)千張合約的多頭頭寸的亨特兄弟,清償債務(wù)就要拋出850萬盎司的白銀,外加原油、汽油等財產(chǎn),總價值接近4億美元。這時他們想向財政部貸款,宣稱自己還有6300萬盎司白銀,若一下拋出,市場就會徹底崩潰。美國聯(lián)邦政府最終破天荒地撥出1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以此拯救亨特家族。于是亨特兄弟在此投機風(fēng)暴中損失了數(shù)億美元而申請了破產(chǎn)保護。
二、巴菲特的“八年白銀”夢
當(dāng)20世紀末全世界都在追捧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的時候,巴菲特發(fā)現(xiàn)世界白銀市場的價格跌到了40年來的最低點,根據(jù)價值判斷,巴菲特大膽增持大量白銀頭寸,于1997年耗資65億美元購入11億盎司的白銀,這個數(shù)量是一個什么概念?相當(dāng)于世界銀礦年產(chǎn)量的20%!
1999年初,巴菲特又買入13億盎司的白銀。在白銀價格達到781美元/盎司時,又趁白銀的回調(diào)持續(xù)加倉。最多時其頭寸占世界總持倉量的25%,白銀的價格也從5美元/盎司漲至15美元/盎司。
就在2006年5月份ETF上市不久,巴菲特發(fā)表言論稱,他相信“目前金屬價格的上漲是受投機買盤的推動,而不是基本面情況在起作用”,鑒于價格走勢和基本面乖離率過甚,因此他“不再保留白銀期貨頭寸”,于2006年5-6月清空了所有的頭寸,完成8年白銀期貨的整個投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