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五、李密:一個不回家的人(3)

輕松幽默侃唐朝1 作者:草軍書


越獄后,李密先是跑到了山東平原郡的造反首領(lǐng)郝孝德那里,見郝孝德對他待理不睬的,他又去投靠王鐵匠王薄,王薄更拿他不當(dāng)回事。

此處不留爺,沒有留爺處。這時候的李密是呼天天不答,叫地地不應(yīng)。這是他人生最黑暗的時節(jié),他從長安的溫暖的春天里一跤跌落到山東寒冷的冬天里。這是正常結(jié)果,既然是“造反無限責(zé)任公司”的大股東,那公司破產(chǎn)了肯定得負(fù)無限連帶責(zé)任,直到他有限的生命無限終止。

官府畫影貼圖在無限期地通緝他,此時的李密是背著紅色通緝令的“網(wǎng)上逃犯”,任何人煙密集的地方他都不能出現(xiàn),只能在山中潛伏躲藏??柿司驼疑剿?,餓了就剝樹皮吃,困了裹著樹葉睡,這種挑戰(zhàn)極限的單兵野外生存能力,海軍陸戰(zhàn)隊特警也不過如此吧。

造反就是這樣,不上天堂就下地域,而地獄是沒有春天的。那時候流行歌曲還沒有流行,不然李密同志肯定會特別喜歡這首流行歌的: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

那時候他還不知道,春天就在瓦崗寨里。

這樣失魂落魄、東躲西藏的逃亡日子,李密一共過了兩年。在山上過了一段晝伏夜出的貓頭鷹生活后,他偷偷跑到淮陽郡(今河南周口市)的一個偏僻村莊,改名劉智遠(yuǎn),教村里的一幫小屁孩讀書。一個大學(xué)教授教一群小學(xué)生,真幸運了那幫孩子。

可是貴族出生的李密怎么可能甘心在掃盲班里默默無聞地當(dāng)教書匠?他理所當(dāng)然的很失落。因為他的理想不是教授史書,而是想成為史書里的主角。但是,山溝溝里除了牛屎豬屎雞屎,一切都和歷史不沾邊。于是在教學(xué)備課之余,他常寫詩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不平衡?,F(xiàn)在流傳下來的五言長詩《淮陽感懷》就是其間所作,最后幾句是:“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合,萬古傳名器。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p>

理想遠(yuǎn)大?。≌f樊噲是市井徒也就罷了,可是把蕭何都說成是“刀筆吏”,除了雄心比天的壯志外,還表明該同志門第觀念根深蒂固。

人說雜文是匕首,我說詩歌是把劍。歷來被詩歌所傷者難以統(tǒng)計?!盀跖_詩案”就不說了?!端疂G傳》里的宋江在潯陽樓上題了一句“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就被官府抓去定罪收監(jiān);清朝的徐駿寫了句“清風(fēng)不識字,何必亂翻書”便落得個身首異處。同樣,《淮陽感懷》也給李密帶來了再一次厄運。據(jù)說他寫完詩后眼淚滂沱,嗚咽不止。

一個男人對詩號哭,顯然有點不太正常,這人一定是有故事的人。有喜歡聽故事的山民便向官府匯報了這事。官府也懷疑他是要犯,立刻派人前去搜捕。李密得到消息后,不得不又一次“搬家”。

這一次李密跑到了自己的妹夫家。他的妹夫叫丘君明,是雍丘(今河南杞縣)縣縣令。雍丘縣是淮陽郡下轄的九縣之一。作為政府干部,雍縣令哪敢收留這位朝廷欽犯大舅哥,于是將他介紹到老朋友王秀才家躲藏。

這一藏,藏出了一樁姻緣,更藏出了一次大禍。

王秀才是個小知識分子,見到李密這個連《漢書》、《史記》這類大部頭都侃侃而談、如數(shù)家珍的大知識分子,就像壁虎見到了鱷魚,覺得他是小塊頭有大智慧,比自己魁得不是點把點,崇拜之情猶如《漢書》里的文字,連綿不絕。沒多久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趕在朝廷之前“招安”了這個“鱷魚”女婿。

王秀才愛上了一個不回家的人。因為造反,李密自大業(yè)九年離開長安后便再也沒有回過家。為了那夢中的橄欖,他一直在遠(yuǎn)方流浪、流浪。

這個王秀才還真是個伯樂呢,在李密人生的天空陰霾密布的時候,他為李密送去了一抹艷亮的色彩。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都改變不了他高級伯樂的身份。他沒有看走眼,這個女婿兩年后真的變成了一條大鱷魚,指揮千軍萬馬在中原大地上直吃橫逮,兵鋒之利無人可擋??墒?,他沒有看到這一天,因為,滅門之禍已經(jīng)降臨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