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的中國文藝界,已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夕。一向謹言慎行的周恩來此舉的真實想法,今天的人們已無法得知。但顯然,這是一個隱約讓人不安的預(yù)兆。
1964年的中國文藝界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建國以來的文藝成就開始被逐漸否定。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被批判,作家、藝術(shù)家們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周恩來親自策劃并導(dǎo)演了近3000人參加演出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因為《東方紅》主題鮮明,是以歌頌中國共產(chǎn)黨、宣傳毛澤東思想為主題的,沒有人能將此打倒、推翻。
周恩來在第一次審查《東方紅》時,發(fā)現(xiàn)“遵義會議”只用幾句朗誦詞一帶而過。他對編創(chuàng)人員說,表不表現(xiàn)遵義會議,是個原則問題,一定要用專場來表現(xiàn)。而對于南昌起義,他則主張不要正面體現(xiàn)。所以,全劇迎風飄展的紅旗中沒有印有“八一”字樣的軍旗。
此時的周恩來可能沒有料到,無論他怎樣設(shè)想周全,一場風暴還是不可避免地來臨了。
這是一張拍攝于1966年12月的照片。照片上的賀龍正在被批斗,周恩來以陪斗的名義守護著老戰(zhàn)友。隨之而來的是,江西南昌八一廣場召開了名為“造八一南昌起義反”的萬人大會,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被關(guān)閉。而這一切的發(fā)生和一個人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
劉武生(時任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組組長)
林彪在南昌起義的時候是一個很小的排長,雖然后來他(林彪)成了元帥,但是南昌起義不可能突出他。當時領(lǐng)導(dǎo)南昌起義的那批老帥,后來都一個一個挨批挨斗,有的甚至被打倒。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因為有這些因素,所以綜合起來,他(林彪)就想把南昌起義給否定掉。當然《八一風暴》就不能演出了,不管話劇也好京劇也好,當時都被打成大毒草。
《八一風暴》的創(chuàng)作人員隨后被列入“反黨”黑名單,同時被勒令交代這條所謂“黑線”的幕后人物及指揮。
劉涓迅(時任中國作協(xié)影視委員會秘書長)
“文化大革命”當中,江青指使中國京劇院,要重新搞《八一風暴》,她有具體的一些講話,她的意圖是不反映南昌起義歷史上的這些主要領(lǐng)導(dǎo)人,要把這個事情寫成一個團,或者一個營,來寫南昌起義的失敗。
此時,南昌起義的領(lǐng)導(dǎo)者中只有周恩來還在繼續(xù)主持日常工作。這是周恩來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這以前,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他幾乎一直處在斗爭漩渦的中心,不知經(jīng)歷過多少狂風巨浪,但像如今這樣特殊而艱難的局面,他從來沒有遇到過。
1967年5月中旬,北京出現(xiàn)了點名攻擊周恩來的大字報,稱“周恩來是資產(chǎn)階級反動路線的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之一”。事情的起因源于周恩來保護了被中央文革小組重點批判的陳毅、葉劍英等三老四帥。
劉武生(時任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組組長)
后來毛澤東主席批評以后,周恩來總理就檢討,說我沒掌握好,我沒掌握好。他后來還檢討說,我這個人處理大是大非,我是很明確的。但是處理內(nèi)部矛盾、路線斗爭,我就不是很敏感了。
兩個月后的“八一”前夕,上將楊成武去武漢向毛澤東匯報工作。他在匯報中說,現(xiàn)在有一種意見,說應(yīng)該把9月9日秋收暴動紀念日作為建軍節(jié)。
劉武生(時任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組組長)
毛澤東主席聽了之后就很生氣,他說是不是因為我的原因???毛澤東主席接著說,八一在前,九九在后,這個大家都知道,你告訴總理。他說有人要篡改歷史,他說篡改歷史不是私心就是野心。楊成武就把它記錄下來了,毛澤東主席還在后面加了一句,南昌起義是向國民黨打響的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