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天賦成長的關鍵所在。科學家考察在不同領域中工作的人的天賦成長情況時發(fā)現(xiàn),碌碌無為者只做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的事情,而好高騖遠者則喜歡做超出自己現(xiàn)在能力范圍內(nèi)的事情。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人的天賦的成長,前者讓人的天賦得不到發(fā)揮,后者則容易在不斷的挫折中喪失自信。
心理學家根據(jù)這個調(diào)查研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三個區(qū)域:最內(nèi)一層是“舒適區(qū)”,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只需要運用我們已經(jīng)熟練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就可以,讓人感到舒適;最外一層是“恐慌區(qū)”,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我們需要運用還沒學會的知識和技能,讓人感到恐慌。這都不是一個立志于讓自己的天賦成長的人應處的位置。只有在二者中間的“學習區(qū)”里面練習,一個人才可能進步。
比爾·蓋茨也向約翰列舉了他打高爾夫球的例子。從2000年開始,比爾·蓋茨喜歡上了高爾夫球,他家別墅左邊,濱湖的地方就是一個高爾夫球場。比爾·蓋茨和約翰一起討論前一個周末他和羅伯特之間的一場比賽。約翰非常難得有耐心地看完了整場比賽。第二場比爾·蓋茨輸了,“可是第二場我輸了,你說我為什么會輸呢?”
約翰認為那是運氣問題,那場比爾·蓋茨一直領先,后來有一桿的落點位置不好,下一桿就失誤了。比爾·蓋茨卻不同意這種說法,他總結了自己學高爾夫球的歷程,開始的時候,他不斷練習在新的地形,用新的姿勢揮桿,每次練習都能察覺到明顯的進步。但是最近三年來,他的球技沒有任何進步了?!澳阒捞└瘛の槠澥窃趺从柧毜拿矗克肋h在練習讓自己感覺不舒適的姿勢,在不同的落點揮桿,所以他能不斷進步。而我這幾年來,只是以讓自己舒適的姿勢揮桿,所以一碰到落點不好,就只能祈求運氣了?!?他告訴約翰:“永遠不要把失敗歸結為運氣?!?
就在掃雷游戲中,約翰的數(shù)學天賦不斷成長,而事實上一個月后,當約翰把這個游戲徹底搞清楚之后,已經(jīng)失去了玩這個游戲的興趣而只剩下研究的興趣。
蓋茨名言
沒有一年,我不愛我的工作。
譯者感悟
人的素質千差萬別,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準確地了解和分析自己,做出正確的估價,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特點,發(fā)揮優(yōu)勢,建立獨具一格的智能結構,使自己的長處得到有效的發(fā)揮,這才是最根本的。因此,最佳智能結構必須是因人而異的,決不能生搬硬套,削足適履。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特質,避其所長,揚其所短,就有可能事倍功半,欲速而不達,無端地消磨掉許多年華歲月。
另外,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要有一種出奇的迷勁。入迷能使人調(diào)動起全部的能量,全神貫注地研究和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從而迸發(fā)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發(fā)掘出蘊藏在體內(nèi)的全部潛能。著名教育家鈴木真一說:“所謂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比嗽趶氖伦约核詰俚氖聵I(yè)時,往往會全力以赴,情感、動機、注意力、意志和智能等項品質專注于一個目標,容易產(chǎn)生“聚焦”作用,常常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對成果的取得、專業(yè)素質的造就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