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說下一份工作會更好
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應該立足于現(xiàn)實,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力及實力,就能一定能東山再起、再展雄風。
【案例】
珍妮一入公司就被派駐國外,過了一年監(jiān)禁般的生活。調回公司后,她充分運用在海外的經(jīng)驗一展才華,年紀輕輕就升到業(yè)務經(jīng)理的職務。
但是就在她擔任業(yè)務經(jīng)理期間,市場行情大幅下滑,再加上其應變措施不力,造成了公司嚴重損失,公司追究責任,她被降為一般職員。一個對公司有重大貢獻的人被降為普通職員,這使她備感屈辱。
好幾次珍妮都想遞出辭呈,但最后并沒有這么做。她告訴自己,以前的光榮歷史已成為過去,重要的是如何應對未來,她在內心不斷地激勵自己:“絕不氣餒、絕不罷休。”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她急于想從逆境中突破出來,邁向未來的奮斗精神。一年之后,她被分配到另外一個部門,并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又一次獲得升職,最后成為這家公司的總裁。
跳槽并非公司和老板的責任,更多在于員工過高地估計了自身的能力和綜合實力,并且對公司抱有過高的期望值。一時想不通,便跳槽了,因此責任主要在自己。
從表面上看員工跳槽直接受到損害的是企業(yè),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員工自身造成的損失更大。盲目跳槽的人往往會給自己找許多借口,不斷離開一個個的公司,久而久之,自己就不再勇于面對現(xiàn)實、積極主動克服困難了,而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回避、退縮。而且使你養(yǎng)成“這山望見那山高”的習慣,使你自身價值降低了許多。
2. 跳槽于事無補
香港最大的“人”字獵頭公司(EA)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外國人跳槽的頻率不像中國人(尤其指留學后加入國際大公司者)那樣頻繁。外國人在跳槽時除了考慮工資和職位外,還會考慮在目前的公司工作的時間是否夠長,否則簡歷顯示出頻繁跳槽的記錄,未來的公司會對你的忠誠度產生質疑。
【案例】
小張20世紀80年代畢業(yè)于名牌大學的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畢業(yè)后十年間在五家大公司工作過。后來到處找工作,沒有公司愿意招聘此人。其中一位面試此人的人力資源部門的招聘主管說“我們對這個人的經(jīng)驗和學歷都很感興趣,可根據(jù)他的記錄,我們不相信他會是一個忠誠的職員?!?/p>
跳槽不利的方面:
(1) 總是跳槽,很難對所從事的行業(yè)有深入的了解。剛開始幾年升得快,以后就很難升了。
(2) 跳槽也讓人對其能力產生懷疑,為什么總是呆不住。
(3) 公司對跳槽頻繁的人,用的多,培訓的少。
(4) 新公司老板一旦發(fā)現(xiàn)某些人不稱職,會隨時解雇,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5) 新公司能否持續(xù)發(fā)展仍是未知數(shù),若新公司市場名聲不好,不利于將來再跳。
忠誠雇員的優(yōu)勢在于:
(1) 有資深老板提攜。資歷深厚的人帶年輕人,會在很多方面指導下面的人。
(2) 公司會給你培訓的機會,崗位輪換的鍛煉機會??傁矚g跳槽的人,就會不給你這些學習的機會,而是多讓你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