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得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我們一天之內(nèi)建不成輝煌的羅馬,那我們就應當專注于建造羅馬的每一天。這樣,把每一天連起來,終將會建成一個美麗輝煌的羅馬。
很多時候,人們都認為“傻”的人怎么能看到和把握住機會呢?但如果這樣的“傻”人是一個認真負責敬業(yè)愛崗的人,實際上他已經(jīng)把握住了機會最根本的脈搏。公司和老板就會把握住他,每一個機會自然也就不會錯過他了。
在一次國際產(chǎn)品展示會上,一家公司的市場部經(jīng)理帶領一支隊伍來參展。
在開展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包括展位設計和布置、資料的整理和分裝以及產(chǎn)品的組裝等,需要大家加班加點地工作。
可市場部經(jīng)理帶去的那一幫安裝工人,大多數(shù)人卻和平日在公司里一樣,不肯多干一分鐘,一到下班時間,就溜回賓館去了,要么就逛大街去了。經(jīng)理要求他們干活,他們竟然說:“沒加班工資,憑什么干啊,我們才不那么傻呢。”更有甚者還說:“你也是打工仔,不過職位比我們高一點而已,也別犯傻了,何必那么賣命呢?”
在開展的前一天晚上,公司老板親自來到展場,檢查展場的準備情況。
到達展場已經(jīng)是凌晨一點了,讓老板感動的是,市場部經(jīng)理和一個安裝工人正揮汗如雨地趴在地上,細心地擦著裝修時粘在地板上的涂料。而讓老板吃驚的是,其他的人一個也不見。
見到老板,市場部經(jīng)理站起來說:“我失職了,我沒有能夠讓所有的人都來參加工作?!?/p>
老板拍拍他的肩膀,沒有責怪他,而指著那個工人問:“他是在你的要求下才留下來工作的嗎?”
經(jīng)理說這個工人是主動留下來工作的,在他留下來時,其他工人還一個勁地嘲笑他是傻瓜:“你賣什么命啊,老板不在這里,你累死了老板也不會看到的,還不如回賓館美美地睡上一覺。”
老板聽了敘述,當時沒有做任何表示,只是招呼他的秘書和其他幾名隨行人員也加入了到工作中去。
但參展結束,一回到公司,老板就開除了那天晚上沒有參加勞動的所有人員,同時,將與營銷部經(jīng)理同打掃衛(wèi)生的那名普通工人提拔為分廠的廠長。
那幫被開除的人很不服氣,找人力資源總監(jiān)理論:“我們不就是多睡了幾個小時的覺嗎,憑什么處罰這么重?而他不過是多干了幾個小時的活,憑什么當廠長?”他們說的“他”就是那個被提拔的工人。
人力資源總監(jiān)對他們說:“用前途去換取幾個小時的懶覺,是你們的主動行為,沒有人強迫你們那么做,怪不得誰。而且,我可以通過這件事情推斷,你們在平時的工作里一定也偷了很多懶。而他雖然只是多干了幾個小時的活,但據(jù)我們考察,他平時一直都是一個積極負責的人,他在平日里默默地奉獻了許多,比你們多干了不知多少活,提拔他,是對他過去積極奉獻的獎賞和回報!”
在這里完全可以看出,多一分的責任感,就多一分回報,對于那個主動留下來的工人來說,雖然他只是一個普通職工,但是他表現(xiàn)出來的強烈責任感,卻是他遠勝于別人能力的表現(xiàn)。
當年,有這樣一個孩子,大家都笑他是個傻瓜。因為每當有人拿五分和十分硬幣給他挑選時,他總是去拿五分的,而且次次如此,因此大家總嘲笑他傻。
一次,一位外地的智者從此經(jīng)過,聽說了這件事,也親自試驗了一回。果然與大家說的一樣。智者哈哈大笑,拍著那孩子的肩膀說:“小朋友,你真聰明?!蹦呛⒆右残α?,智者轉身而去。在場的人傻笑了一陣,也就散了。
只有這個小孩子心里清楚,如果他拿了十分的硬幣,下次就再也不會有人讓他拿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笑話,跟工作上聰明和傻沒有太大的關系,但這卻說明了,表面上的聰明和傻是不能說明問題的,更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