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游牧者的建筑師 原広司(5)

職業(yè)建筑家:20位日本建筑家側(cè)訪 作者:(奧地利)羅蘭·哈根伯格


原我問我的好友,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錢怎么花最好,他說:“你跑遍世界各地研究村落,既然你是個建筑師,要不要做個新的村落?”他的話讓我想到,南美洲的城市里有5%~30%的人非法住在強占的土地上,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方式過活。我為他們設(shè)計了一個家庭住所的原型,三座以橋連接的高塔:一間是丈夫的,中間是妻子的,第三間是小孩的。對居住者來說,這些塔很容易組合,我確保了所有預(yù)鑄構(gòu)件都很輕,只要一或二人就可以抬走。

哈為何要把家里的塔分開來?

原蒙特維多實驗之家是一項概念性的宣言。住在一起并不是一定要處在同一個房間。隔開的空間支援著個別的生活,但透過橋梁,你又同時與你所屬的團體保持緊密聯(lián)系。距離再也不是障礙,即使這個距離是全球的、跨國的。有了現(xiàn)在的傳播技術(shù),我們可以讓距離最遠的人感覺起來像是最靠近你的人。想到這件事其實蠻好玩的,我現(xiàn)在人在東京,在我腳底正下方,地球的另一邊,就是蒙特維多,而我在那里設(shè)計了這個自己動手蓋的住宅。對蒙特維多的人來說,距離他們最遙遠的建筑師設(shè)計了他們最親近的住家。我想說的是,我并沒有忘記他們,即使我為了一個他們根本搭不上邊的利益集團蓋了一棟摩天大樓也一樣。

哈你的社會行動主義概念可以追溯到60年代對你的養(yǎng)成教育。

原我仍然保有60年代的革命情懷,它把我推向世界,讓我跑去研究村落,讓我了解這個星球上的生活是怎么一回事。

哈你怎樣看待現(xiàn)在那些被時尚、消費,與明星派頭所包圍的年輕建筑師?那是他們唯一的靈感來源嗎?

原對他們來說是蠻難的。抵抗這些誘惑很困難。對我來說,蓋棟漂亮的房子還可以,但千萬不能忘記更寬廣的生命境界。如果你只看商業(yè)的表層,你已經(jīng)被它困住了。資本主義邏輯無法解釋一切,況且其中總有縫隙適合非主流的人類活動蓬勃發(fā)展。我們活在兩種層次的世界,全球化和資本主義在上層,地方主義與人道主義在下層。而在中間的建筑,得同時應(yīng)對這兩種層次。

哈日本都市規(guī)劃的前途如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