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你剛從學校畢業(yè)的時候,工資水平往往不能令你滿意,但是,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努力工作三四年后,那么,你的身價和剛畢業(yè)的時候絕對是不一樣的,你的薪水也會遠比初進職場時高得多。這就是你在公司學習的結果,你在這里學到了比在學校里更有實用價值的東西。
然而,很多員工在工作中常常會有一種內心不平衡的心理:為什么我做了這么多,卻跟其他同事的薪水一樣多?為什么我做得這么優(yōu)秀,老板卻不重視我?為什么我的業(yè)績這么好,老板卻不提拔我呢?這種心態(tài)只會讓我們消極怠工、得過且過,對公司不利,對自己也沒有什么好處。
有時候,我們可以把工作看成帶薪學習,這樣我們就不會計較太多了。TCL掌門人李東生曾說:“要爭取做到把工作當成一種‘帶薪的愉快學習過程’。只有善于學習的人,才能化壓力為動力;也只有善于學習的人,才有不斷追求進步的愿望,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才會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成功機會?!痹谶@種情況下,我們就會抱著為自己工作的態(tài)度,一邊享受工作,一邊在工作中學習。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工作經驗就是由這些積累而來的。在工作中,每經歷一件事情,每和一個人共處,就會讓自己獲得一個極好的直接學習的機會。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機會,有意識地從這些機會中學習知識與技能,增長自己的經驗和智慧。
相反,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在為老板打工,用老板發(fā)給的薪水和自己的工作做交易,你在工作中就會敷衍了事。即使你才華再橫溢,也會在缺乏反省的情況下,養(yǎng)成一種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評的惡習。這樣的你根本沒有能力獨立自發(fā)地做任何事,只有在被迫和監(jiān)督的情況下才能工作,被動地去工作。老板看不到你為公司創(chuàng)造的效益,就不會重用你,你也不會得到晉升。
這就需要你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告訴自己,你不是在為老板工作,而是在為自己工作。只有這樣你才能在工作中抱著飽滿的熱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的每件大事和小事中,在自己的開拓進取中取得更好的成績,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