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簡單。”李杰耐心地解答道,“因為美國家庭注重孩子獨立性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從孩子呱呱落地開始,父母便放手不管。就拿吃飯這種小事兒來說,如果孩子因為貪玩而沒吃飽飯,那等他餓了的時候,就不許再吃,這是要他承擔責任。不吃飯,那好辦啊,挨餓唄!而咱們中國人太溺愛孩子了,孩子想吃就吃,不想吃一會兒吃,這種行為,讓孩子意識不到責任與錯誤,甚至要承擔的后果?!?/p>
“那該怎么辦?”她緊張地問。
“很簡單啊,以后在教育文文的時候,你要讓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且要讓他知道,一旦說出的話就要付諸行動,做錯了事情呢,當然就要承擔責任啊。這樣一來,他就會明白自己身上也是有責任的,這也是教育他要學會獨立的一種方法?!?/p>
蔡寧皺緊眉頭,顯得有些猶豫:“我……考慮考慮?!?/p>
“親愛的老婆啊,你慢慢想吧。不過,咱這個外國鄰居來得好,來得妙啊,以后咱們要跟他們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舶來的教子經】
1*輩灰*以為孩子還小,我們就能理所當然地決定孩子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要讓他自己拿主意。
2*備嫠吆⒆櫻*既然他已經拿好了主意,那就應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要讓他明白,撒潑任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