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前言(3)

首無:作祟之物 作者:(日)三津田信三


稍稍扯遠一點“媛首村”的“首”字讀作“kami”,而在“媛首山”中則讀成“kubi”。很久以前我就深有所感,“首”字的不同發(fā)音似乎正暗示著“媛首山”的可怕之處……

停!還是言歸正傳,讓我們回到村莊的話題吧。從前,村民主要以養(yǎng)蠶和燒炭為生,頂多再從事一點農(nóng)業(yè)、林業(yè)和狩獵活動。究竟養(yǎng)蠶業(yè)是在哪個年代、經(jīng)由怎樣的途徑傳入村中,早已無從知曉。但村莊的主要出入口-東守大門-還依然祭祀著歷史達兩百年以上的蠶神“馬鳴地藏”。據(jù)此不難肯定,很久以前村里就開始養(yǎng)蠶了。大正末年到昭和初年是養(yǎng)蠶業(yè)的鼎盛時期,此后不久,由于受到中心城市大資本家的擠壓,蠶業(yè)的繁榮景象漸漸蒙上了陰影。但即便如此,媛首村也沒有像近鄰村莊那樣衰敗下去。我知道,直到后來人們都在說這全賴秘守家的存在。

秘守家是村里的頭號地主,歷代治理此地。秘守一族在村內(nèi)共有三家,人們常說的“本家”被稱為一守家,然后是二守家和三守家。順帶一提,一守家和二守家的“守”濁音化為“gami”,唯獨三守家讀成清音的“kami”。事實上,這并不是他們真實的姓氏,只是屋號,而且僅在村內(nèi)使用。秘守三家一直守護著這座村莊,一守家、二守家和三守家分別統(tǒng)治北守、東守和南守地區(qū)。相傳他們本姓“媛神”,不知何時變成了“秘守”,但若把該姓氏解讀為“秘密守護”村莊的話,或許就能理解為何有此傳聞了。

諷刺的是,必須得到保護的-不,應該說是神佛保佑的-正是這個秘守家??v然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歲月,恐怖的淡首大人仍不斷為秘守家制造災禍,尤其是對一守家的繼承人,也就是日后會成為秘守族長的男子……

寫到這里,想來讀者會斥責我道:媛之森妙元雖是怪奇推理小說家,但至少一直在創(chuàng)作追求合理解答的作品,怎么竟會相信“作祟”這套封建迷信的玩意兒啊?

但是,僅以這媛首村發(fā)生的種種事件而論,其關鍵處似總有無法以常理度之的某物突露尊容。毛骨悚然的感覺牢牢束縛著我。雖然覺得很愚蠢,覺得很不可能,偏偏時常又會覺得確實有某股不明力量參與了其中。

我已決定以小說形式撰寫本文,不知為何卻在起筆時迷惘不已,原因或許就在于我無法完全拂去這種不安的思緒。

好了好了,喋喋不休地嘮叨下去也于事無補,所以開場白就到此為止吧。下面,我想對本文的整體構成作個簡要說明。

故事不采取第一人稱。最初我也考慮過這種敘述方法,但很快就放棄了。雖說是巡警之妻,但無疑我和案件本身無關。通過高屋敷妙子的視角,無論如何也無法描述戰(zhàn)時與戰(zhàn)后的兩樁案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