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力以赴創(chuàng)造奇跡(2)

闖與創(chuàng) 作者:王國宇


 

講話時偶爾一聲長呃,似乎是陷入了沉遠的思考之中。他仍然在告訴人們一些震聾發(fā)饋的道理。

“世界上如果真的有所謂的大師中的大師,”《經(jīng)濟學人》曾經(jīng)這樣斷言,“那么這個人必定是彼得德魯克。”

彼得德魯克能獲得如此崇高的榮譽,原因在哪里呢?從表面上看,是因為他從1933年23歲時寫出第一本書,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出版的很有影響力的著作就達到29部之多,真正做到了著作等身。然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說,是什么因素,尤其是哪些關鍵因素,成就了彼得德魯克的一生的卓越成就呢?

也許,從他在漢堡時的一段經(jīng)歷,我們可以找到答案。他沒有像他父親指望他的兄弟那樣,直接進大學,然后再讀醫(yī)學院,相反,他到漢堡當上了學徒工。那年他才17歲。當時,他的上班時間是從每周工作日早上7點到下午4點,星期六是中午下班。而在周一到周五的每個晚上,他都會到漢堡市立圖書館讀書?!罢?5個月的時間里,我除了看書還是看書。讀的書有德語的、英語的和法語的?!彼恐軙綕h堡歌劇院去一次,在那兒,他有了一項改變他一生的發(fā)現(xiàn)。

有一天,他觀看了威爾第最后一部歌劇《福斯塔夫》的一場演出。當他了解到這部精神激昂的作品是威爾第在80歲高齡時寫成的之后,他受到了很大的觸動與震驚。當有人問威爾第,他為什么在這么大的年紀還要著手編寫一部如此充滿了挑戰(zhàn)的劇作時,威爾第這樣回答:“在我作為音樂家的一生中,我一直都在為追求完美而奮斗。但是,這個目標總是在躲避我,因此,我真切地感覺到一種責任,覺得應該再努力一次?!?/p>

威爾第的這一番話給當時才18歲的彼得德魯克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暗暗發(fā)誓:“我一定要以威爾第的這種精神投身于自己的畢生事業(yè)?!彼M一步下定決心:“如果我能夠長壽,我就永不放棄,而會繼續(xù)努力?!惫?,彼得德魯克在80歲之后,還完成了6部著作,可見,他確實堅持了“威爾第精神”。

“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有人問我對自己哪一本書最滿意時,我都會微笑著說,‘下一本!’”

那么,什么是“威爾第精神”呢?其實就是一種為追求事業(yè)完美而奮斗的執(zhí)著精神。

“大師中的大師”彼得德魯克,用威爾第精神鼓舞自己,無論在什么時候都對事業(yè)的完美執(zhí)著地追求,從而也成就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驚嘆的完美。

一次他接受《新視角》雜志采訪時,記者問他:“你在空余時間里都干些什么?”德魯克不解地反問:“什么空余時間?”原來,在德魯克看來,他把一切時間都用于思考、研究、寫作和講學了。彼得德魯克是真正的全力以赴的典范。

全力以赴者都擁有以下特征:

全力以赴者,他們永遠積極樂觀、從不抱怨。他們從不自設樊籬,因而總能激發(fā)出自身的無限潛能。他們整天都生活在正面情緒里,時刻都在享受著人生的樂趣。他們總是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總能讓希望之火重新點燃。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刻,他們也還在鼓勵自己,并且會盡量用自己的積極情緒感染周圍的同伴。

全力以赴者,他們會擬定好未來的走向,在爭分奪秒的時間戰(zhàn)中快樂地前行;他們的事業(yè)與愛好同步發(fā)展,精神與物質(zhì)攜手上路;他們不會有精神貧乏窒息的感覺,他們對生命對生活有著最高昂的斗志與最火熱的激情。

當別人總是在一味慨嘆無事可做時,全力以赴者早就先行幾步,走在了清新明媚陽光燦爛的精神的康莊大道之上,正在大步地與快樂生活執(zhí)手前進。

在遇到重大生活危機時,全力以赴者也不會坐以待斃,而是頭腦清醒、情緒鎮(zhèn)靜、目光深遠、思想睿智,他們會搜索迎面而來的發(fā)展機遇,用豐厚的學識與自信的涵養(yǎng)去抓取屬于自己的東西。

全力以赴者,心中總是盛滿喜悅的蜜,胸中常存無限激情的歌。

朋友,現(xiàn)在就下定決心,開始對你手上必須完成的工作全力以赴吧,出色地完成每一件交付到你手上的工作,你將獲得更多成就自己的機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