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個古怪地方,真是一種奇遇。人的生活觀念,一切和大都市不同,又恰恰如此更接近自然。一切是詩,一切如畫,一切鮮明凸出,然而看來又如何絕頂荒謬!是真有個神造就這一切,還是這里一群人造就了一個神?本身所在既不是天堂,也不像地獄,倒是一個類乎抽象的境界。我們和某種音樂對面時,常常如同從抽象感到實體的存在,綜合興奮,悅樂,和一點輕微憂郁作成張無形的搖椅,情感或靈魂,就儼然在這張無形椅子上搖蕩。目前卻從實現(xiàn)中轉(zhuǎn)入迷離。一切不是夢,惟其如此,所得正是與夢無異的迷離。7/151/1932
油坊中,正如一個生物,囂雜紛亂,與偉大的諧調(diào),使人認識這個整個的責任是如何重要。人物是從主人到趕牛小子,一共數(shù)目在二十以上,這二十余人在一個屋中,各因了職務(wù)的不同作著各樣事情,在各不相同的工作上各人運用著各不相同的體力,又交換著談話,表示事情的暇裕,這是一群還是一個,也仿佛不是用簡單文字所能解釋清楚。7/235/1933
歌聲與打油聲,有時五里以外還可以聽到,是山中莊嚴的音樂,莊嚴到比佛鐘還使人感動,能給人氣力,能給人靜穆與和平,就是這聲音。從這聲音可以使人明白嚴冬的過去,一個新的年份的開始,因為打油是從二月開始。且可以知道這地方的平安無警,人人安居樂業(yè)…… 7/235/1933
一個位置在長江中部……小小的石頭城里,城北一角,傍近城墻附近一帶邊街上人家,照習慣樣子,到了這時節(jié),各個人家黑黑的屋脊上小小的煙突,都發(fā)出濕濕的似乎分量極重的柴煙。這炊煙次第而起,參差不齊,先是仿佛就不大高興燃好,待到既已燃好,不得不勉強自煙突躍出時,一出煙突便無力上揚了。這些炊煙留連于屋脊,徘徊躊躇,團結(jié)不散,終于就結(jié)成一片,等到黃昏時節(jié),便如帷幕一樣,把一切皆包裹到薄霧里去。7/419/1932
滿天是霞,各處人家皆起了白白的炊煙,在屋頂浮動。許多年青婦人帶著驚訝好奇的神氣,穿的是新漿洗過的月藍布衣裳,掛著扣花的圍裙,抱了小孩子,遠遠的站在人家屋檐下看熱鬧……
在街的南端,來了兩只狗,有壯偉的身材,整齊的白毛,聰明的眼睛,如兩個雙生小孩子一樣,站在一些人的面前…… 8/13/1930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面前的人無機心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8/64/1934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墻儼然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shè)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五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shè)有吊腳樓……勇敢的人,也愛利,也仗義,同一般當?shù)厝讼嗨?。不拘救人救物,卻同樣在一種愉快冒險行為中,作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見及不能不為之喝彩。8/66/1934
兩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紙的細竹,長年作深翠綠色,迫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時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袴,可以作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人家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朗然入目。黃泥的墻,烏黑的瓦,位置卻永遠那么妥帖,且與四圍環(huán)境極其調(diào)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實在非常愉快。一個對于詩歌圖畫稍有興味的旅客,在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厭煩。正因為處處有奇跡可以發(fā)現(xiàn),自然的大膽處與精巧處,無一地無一時不使人神往傾心。8/67/1934
一切總永遠那么靜寂,所有人民每個日子皆在這種不可形容的單純寂寞里過去。一分安靜增加了人對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夢。在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自然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分日子里,懷了對于人事愛憎必然的期待。8/68/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