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理論透視(8)

穩(wěn)定不穩(wěn)定的經濟 作者:(美)海曼·P·明斯基


獨立的供給和需求曲線,與系統(tǒng)將會不斷發(fā)生變化直到所有的市場同時達到供給和需求平衡為止這個動態(tài)假設一起,共同構成了供給和需求理論;這個理論為各種傳統(tǒng)教科書和時評的作者所津津樂道。但是,該理論只有在特定的市場上才成立,這個市場只能在給定的預算條件下進行消費和支出。一旦預算方程(決定了需求曲線)受到融資條件和對未來預期的影響,供給和需求曲線就會移動直到達到均衡的假設將不再成立。包含投融資的市場中,價格、數(shù)量和支付承諾可能會由于未來需求或利潤而不再得以維持。

新古典價格理論的觀點、構想和結論都是前凱恩斯主義(pre-Keynesian),從某種意義上說,凱恩斯引入理論中的問題和看法在新古典中從未體現(xiàn)出來過。然而,新古典綜合理論是前凱恩斯理論和凱恩斯《通論》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價格理論中并沒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在經濟分析的范圍擴展到包括就業(yè)、貨幣工資和貨幣價格的決定時,新古典才結合了兩者的觀點。因此,盡管今天的總需求理論與前凱恩斯的總需求理論大相徑庭,但是新古典總需求理論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忽略了凱恩斯的理論貢獻。

新古典總需求理論:以前凱恩斯理論為基礎

新古典總需求理論是新古典價格理論中確定就業(yè)、產出、積累和價格水平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的延伸。該理論基于一個冒險的假設,即一旦相對價格和數(shù)量取決于新古典價格理論中的變量關系和過程,那么產出和就業(yè)也就確定了。新古典總需求理論唯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確定貨幣價格。

新古典總需求理論的主要內容是總生產函數(shù)和集合偏好系統(tǒng)。通過總生產函數(shù),可以推導出就業(yè)和產出之間的關系、勞動的需求曲線和一條資本資產存貨增量的需求曲線(即投資的需求曲線)。從集合偏好系統(tǒng)則可以得出勞動的供給曲線和一條儲蓄的供給曲線。勞動的供給和需求曲線都是經過價格平減的貨幣工資(即所謂的真實工資)的函數(shù)。它們的交點決定了真實工資和就業(yè)水平,此時經濟處于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因為這是勞動的需求和供給曲線相交時的狀態(tài)。一旦就業(yè)水平確定了,就可以通過生產函數(shù)計算產出。

如果將新古典價格理論作為總需求分析的基礎,那么勞動力市場在決定總產出的過程中就起著主導性作用。由于凱恩斯的一些觀點被新古典綜合理論吸收,所以勞動供給和需求曲線交點所決定的真實工資和就業(yè)水平成了市場所追求的目標。在新古典理論中,如果勞動需求少于供給(也就是說,如果存在失業(yè)),那么說明有一個外部障礙在阻止經濟達到交點處的真實工資和就業(yè)水平,或者經濟需要經歷一個過程才能最終達到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如果失業(yè)持續(xù)存在,那肯定是因為真實工資太高,工會壓力或相關法律等外部障礙阻止了真實工資下降,或者是因為經濟正在走向均衡的過程,但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均衡狀態(tài)。

供給和需求分析還用來推導儲蓄、投資和利率。儲蓄的供給函數(shù)反映了一個假設,即只有保證未來消費將會增加的條件下,人們才會放棄現(xiàn)期消費。未來消費的增加量可以通過一個折現(xiàn)率進行折現(xiàn),這一方法可以算出現(xiàn)在放棄的與未來獲得多少是相等的。假設偏好系統(tǒng)就是當前消費的減少量需要未來消費的不斷增加來予以補償。這樣的話,當前收入中用于儲蓄的部分就是利率的增函數(sh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