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有多高

糖尿病自我管理一本通 作者:吳秀福


 

糖尿病是一種以糖代謝失常為主要特征的常見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也被稱作文明社會的“退化性疾病”。糖尿病的死亡率僅次于心腦血管病癥和癌癥,居第三位,儼然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之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吃飯更香了,吃得更多了,動得更少了,體重更重了,壓力更大了,血脂更高了,血糖也更高了……原本感覺“身體倍兒棒,吃飯倍兒香”的人,突然被告知“你得了糖尿病”。正是越來越豐富的物質生活導致糖尿病患病率不斷升高,而且愈演愈烈。

從國際糖尿病聯(lián)合會公布的最新報告得知,目前全世界大約有2億多人患有糖尿病,而且,糖尿病病人的人數在世界各地迅速增加。亞洲糖尿病患病人數約占全球同類患者總數的61%。地中海、中東、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qū)的糖尿病發(fā)病率大大增加。在這些地區(qū),約有20%的成年人正受到這種疾病的威脅。

根據最新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的糖尿病人數已超過了印度,躍居世界第一,成為糖尿病患病人口第一大國,達9 240萬人!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數達到了1.48億,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患有糖尿病,并且還有16%的人口處于患病邊緣。這個數字與美國11%的患病率已十分接近,并超過了其他西方國家,包括德國和加拿大。

在過去的15年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日漸歐美化,攝入了大量高熱量、高脂肪的動物性食物,加上體力活動的減少和人口的老齡化,我國20歲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9.7%。糖尿病已成為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無癥狀糖尿病病人也與日俱增。據報道,無癥狀的糖尿病病人占糖尿病病人總數的52.84%。這些患者沒有意識到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和尿頻現象,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如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發(fā)展為失明、腎功能衰竭和神經損傷等嚴重后果。而且,有20%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易被誤診,致使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研究表明,自1922年發(fā)明胰島素注射療法以來,糖尿病的治療領域內并沒有太大的進展。如果再無突破,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數億人患上這種疾病。一個嚴峻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如今糖尿病不僅僅對老年人產生威脅,患者的年輕化已經越來越明顯。

面對如此嚴峻的事實,我們該如何做呢?為了促使年輕人重視疾病預防,日本厚生省決定把“成人病”改為“生活習慣病”,其用意就是要促使年輕人及早預防這些疾病。中西醫(yī)學專家一致認為,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想正常地生活,延長壽命,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至關重要。因此,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的科學化。同時,不要用以往的觀點單純地認為糖尿病只有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癥狀。要做到定期檢查,以便盡早發(fā)現,及時治療,避免病情加重,這樣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