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說:“對待賢人,態(tài)度要恭敬;侍奉父母,能竭盡全力;侍奉國君,能以身盡職;與朋友交往,真心實意,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沒有正式就學,我也認為他學得很好。”
“賢賢易色”,尊重賢德之人,與[1.6]章“親仁”之思想有相似之妙。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篦致其身?!笔谭罡改覆贿^是盡其力,但事君要致其身,有獻身精神。所以子夏認為,國事重于家事。人生的價值主要在于社會價值,所以行政者以國事、公事為重,應是一個基本的工作態(tài)度。但以公事為重,并不是任何公事都重于家事。關于事君之道,可參閱[4.26]章解讀。作為上級,對于下屬的家事,必要時也應予以關心。而作為下級,不時為一些家事請假,影響公務,確實難以委以重任。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與[1.4]章“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同義。
“雖日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边@句話,在行政上也有深意。行政領域有一批領導,學歷不高,但政治上強,行政水平很高?!半m日未學,我必謂之學矣”,這又回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1.1]解讀中提到過的,課堂上學的,對于從事行政工作有沒有意義?有意義。重要不重要?重要。但從根本上說,行政是一種以實踐為主的專業(yè)。進入行政領域,應當從頭學起,從零干起,不可以以書本邏輯來處理行政事務,因為行政事務處理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也就是說如果行政上悟性好,感覺好,即使沒有學歷或學歷不高,在行政實踐過程中也可以成為優(yōu)秀行政者,甚至成為政治家。所以不要輕視沒有學歷的領導。當然,名校畢業(yè)的好學生,搞行政也可能會很有成就。因為他們之所以學習好,悟性妤是重要一條,悟性好適用于行政領域。
行政領域也有一些領導,先在研究所和大學里工作,學術搞得呱呱叫,但被選拔進入行政領域擔任領導工作之后,不但沒有什么成就,反而高度不適應,行政工作一團糟。這是“雖日有學,吾必謂之未學矣”,學術研究的邏輯與行政事務處理的邏輯是不同的,這些學者沒有掌握行政工作的精要,工作不得要領。當然,也有一些學者,由學術領域進入行政領域,很快就成為優(yōu)秀的行政工作領導者,甚至擔任很高級的行政領導,這都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現(xiàn)在考察干部,政策理論水平高不高是一個重要方面。一提政策理論水平,大家就想到筆桿子,有的同志經(jīng)常寫些有水平的政策理論性文章,這確實屬于政策理論水平高。但是,寫不了政策理論文章的人,也可以適用“政策理論水平高”這句評價。為什么?“政策理論水平高”有兩個角度,一是施政行為的理論論述能力,或說政綱的辯護能力,能不能寫政策性文章,是其重要表現(xiàn)形式。美國等國家的國會議員,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政黨施政行為和政策進行辯護。二是在處理行政事務中體現(xiàn)政策理論精神的能力。這種能力不需要寫文章,所以有的領導不是筆桿子,但他“政策理論水平很高”,因為他在復雜的行政事務處理中,總是熊夠十分精準地體現(xiàn)政策方向和政策精神。土地改革時期,我們黨提出的土地改革總路線和總政策是:“依靠貧雇農(nóng),團結中農(nóng),中立富農(nóng),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具體落實起來,難度很大。中農(nóng)、富農(nóng)的具體界限是什么,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情況都不同,得掌握一個具體標準。有的土改干部甚至不識字,但劃分中農(nóng)、富農(nóng)、地主、貧農(nóng)讓人心服口服,局面處理得順當平穩(wěn)。這樣的干部,雖然不識字,但也可以說“政策理論水平很高”,如果說“理論”二字不合適,但“政策水平高”總是可以說的。對于這樣的干部,我們說“雖日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所以舞文弄墨是政策理論水平,貫徹落實也是政策理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