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2005年的中國百姓理財年,“理財”真正從高不可及的神壇走向平民百姓,“個人理財”概念普及到大江南北,增值、創(chuàng)富成為觸手可及的“平民夢”。人們正視財富,渴望通過理財使財富保值增值。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創(chuàng)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2011年,我國的“十二五”規(guī)劃強調要“創(chuàng)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很顯然,如今的中國,已是一個愈發(fā)顯現(xiàn)理財重要的時代,當中國的百姓以前所未有的覺悟來關注理財話題時,理財已經步入嶄新時代。
在大眾理財?shù)男聲r代,作為一個明智的理財者,就要與時俱進,即要緊扣時代脈搏,在理財觀念、理財方式、理財產品等方面都要與時代合拍。唯有如此,才能通過理財,步入美好富裕的生活。
理財與時俱進,就要做到如下五點。
第一,要更新理財觀念。
理財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一個中長期的規(guī)劃,需要的是正確和理性的觀念。理財?shù)挠^念要符合時代的要求,這是理好財?shù)年P鍵。理財觀念不合時宜,不僅會錯失理財良機,還會造成資產流失。當前,時代不同,形勢相異,理財?shù)挠^念與過去相比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形勢下,以“保值”為出發(fā)點的理財觀念,必將被以“增值”為主要訴求點的全新理財觀念所替代。理財觀念是決定理財效果的第一要素,一定要隨時代改變而更新。
第二,投資渠道要多樣化。
投資是有風險的,要分散風險,有效的辦法就是“把雞蛋分籃放”,把資金分散于不同的投資領域。目前大眾投資渠道和理財產品與以前相比,豐富得多。常見的投資渠道就有儲蓄、國債、股票、收藏、基金、保險、外匯、期權、民間借貸,等等。理財產品就更是屈指難數(shù)了,據(jù)統(tǒng)計,目前較為常用的就有八大系列、四十多個品種、近百個產品。如此之多的投資渠道和理財產品,為大眾提供了廣闊的理財空間和選擇余地。要想有效致富,投資渠道或是投資工具也要根據(jù)情況靈活變化。那些瞅準時機,及時變化投資渠道的人,早些年就進入股市撈了一大把,這三四年又在房產投資中發(fā)財,最近一兩年又在第三套人民幣收藏中賺足了銀兩。
第三,理財要專業(yè)化。
在個人理財領先的美國,平均每3人就有1人通過專業(yè)機構和理財專家投資基金。同樣的,在中國投資者委托專家理財?shù)臅r代已經來臨。將資金委托專家打理是一種趨勢,理財借助專家,才能少走彎路,快速到達預期目的。目前投資理財日益知識化和專業(yè)化,一般人很難具備理財?shù)睦硐霔l件,因此在處理自己財產的時候,極有可能處理不當而造成財產大損失;即便是有條件了,操作起來也費時費力。而專業(yè)的理財機構,在知識、渠道、資金規(guī)模和專業(yè)技能等方面都遠遠超過個人,理起財來自然游刃有余,效果更佳。因此,通過專家理財,既省時省力,又能降低風險,比個人自身更理財更能實現(xiàn)財富不斷增值。目前,不僅有銀行開設了大量的理財中心或是理財工作室,還有專業(yè)的第三方理財機構為大眾打理錢財。
第四,理財方式要時代化。
網(wǎng)絡的飛速發(fā)展,給個人理財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網(wǎng)絡理財越來越受重視,并越來越具優(yōu)越性。網(wǎng)絡理財不僅方便省時省力,還更省錢。與此同時,網(wǎng)絡時代的理財無國界,大眾理財已由國內的傳統(tǒng)方式發(fā)展到國際的時髦形式。理財產品越來越講究國際化,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元指數(shù)的漲跌會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理財神經,理財已沒有國界和地域。目前,理財方式不僅限于人民幣,外匯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理財方式。理財方式時代化,是確保理財高效的要求,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