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像中國這樣的大塊頭,它就是不認這壺酒錢,美國也沒多少手段。硬收碳稅會引起貿易戰(zhàn)的,美國現(xiàn)在經濟困難,到底能不能贏還難說。中國人從上個世紀就明白,美國其實無法大規(guī)模制裁中國。上個世紀90年代初,幾乎全世界都制裁中國,最后中國不但毫發(fā)未損,還每年經濟增長百分之十幾。之后,克林頓、小布什,哪個不是喊著要制裁,最后都不了了之?現(xiàn)在的中國已遠非當初可比,美國那時候都拿中國沒辦法,現(xiàn)在又能如何?
再說,減排技術在歐洲最發(fā)達。就算收成了碳關稅,也是歐洲人占大便宜。猶太財團真正關心的是碳交易市場。2009年8月,高盛的投資報告就聲稱由于2009年6月26日通過的《維克曼?馬奇能源和氣候法案》(Waxman-Markey climate bill),“碳交易市場孕育著主要的機會”。不過他們也知道這么大的一個市場不是一下子就能搞成的,所以報告中也說要達到該法案要求的聯(lián)邦可更新電力水平【federal Renewable Electricity Standard (RES)】需要到2020年62。而輿論的風向變了后,猶太財團發(fā)現(xiàn)不對勁,就趕緊采取了相應的行動。猶太人這點好,喜歡順勢而為,不死撐,這也是做股票的根本原則之一。
華爾街的綠色金融戰(zhàn)
科學戰(zhàn)也罷,外交戰(zhàn)也罷,最終都要落到金融戰(zhàn)上,落到真金白銀上。任何的信息變化都會導致金融市場的波動,哥本哈根會議上的激烈戰(zhàn)斗自然也就反映在金融市場上。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納斯達克的新能源概念股早在2009年6月就開始盤整了?!霸蹅円换铩苯舆B出臺研發(fā)報告,拉抬股價,一方面大講綠色就是黃金(green is gold),一方面趁機出貨。
不過為了自己公司的商譽,他們也經常搞些“桃園三結義,孤獨一枝”這樣模棱兩可的把戲。早在2007年6月22日,高盛還在聯(lián)合國下屬組織“全球契約”(Global compact)的峰會上大講在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起領導作用的公司在股市上也起領導作用63。但潛臺詞是說,要是哪天政府不支持這些公司了,那市場連個“對不起”都不說就能直接拋棄這些公司。2009年8月,高盛的報告又說新能源大發(fā)展要等到2020年后,后來局勢的演變證明了高盛們多么有先見之明。
不幸的是,這次“胡蜂”財團蓄謀已久,哥本哈根會議前后爆的那些料跟他們都有關系。“胡蜂”財團搶先翻空,一下子把“咱們一伙”裝進了口袋。好在猶太財團畢竟實力雄厚,手段高強,不是那么容易就打垮的。雙方打了個勢均力敵,所以納斯達克清潔綠色能源指數(shù)從2009年6月起就一直不上不下,橫盤整理。新能源戰(zhàn)爭由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外交經濟戰(zhàn),最終演變成了“胡蜂”財團跟“咱們一伙”猶太財團的貨幣戰(zhàn)爭。
哥本哈根會議成了鬧劇后,輿論風向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美國國會也鐵定不會在近兩年通過任何限制碳排放的法案了。本來奧巴馬政府去年的預算案中,預估拍賣碳排放許可將在10年期間創(chuàng)造億美元收入。其中五分之一的收入將用于清潔能源研究的經費,五分之四用于一項提供工薪階層人士所得稅減免的經費??上в媱澆蝗缱兓彀。F(xiàn)在幾乎一分錢也收不到了。為了給自己找臺階下,奧巴馬政府的新預算案中,列出了一個名為“氣候政策雜費”的項目。 但2011至2020年沒有一分一毫的預估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