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節(jié):林靜宜:蘆花蕩去來(3)

新概念作文十年精選:女版 作者:陳平


自從遇到這個劫富濟貧行俠仗義且有些好事的少年林闖,小君的病日漸好轉(zhuǎn)。

小蘆大多數(shù)時間和姐姐呆在一起,除了每天清晨林闖來了,她會離開小君,湊上去和他玩幾下。但林闖不是來找兩女孩玩的,他才十二歲,對女孩子不感興趣。林闖的到來很有目的性,他在等一個人,一個梨園子里的老先生。那個老先生每天清早都會到廟前的檳榔樹下吊嗓子,練拳腳,林闖很是佩服老人家的拳腳功夫,也跟著學(xué)了幾招。梨園老先生教他功夫的時候,小蘆也學(xué)著老先生的樣子一會唱,一會壓腿,有時也學(xué)著翻跟斗,搞得身上臟兮兮的,儼然一個假小子。任憑小君怎樣喚她回來,她偏要玩到大汗淋漓四肢無力方肯罷休。老先生回梨園的時候,林闖也回鋪子里去了,小蘆方才乖乖地聽姐姐的話。

林闖除了晨練,他的出現(xiàn)總是有些詭異的,那種神出鬼沒全不在你的意料之中。譬如說他在那間破廟里給老乞丐們分吃的,往往不是一日三餐時候,動輒要到萬籟俱寂時分生物進(jìn)入睡眠狀態(tài),并且他來了也無人知曉。當(dāng)然,人們中間有傳言是林闖在做好事,林闖卻從來沒有向任何人承認(rèn)過,用他的話說,那一定是高坐廟宇的神明顯靈了。林闖也并不是每日都來送吃的,他從江湖小混混中學(xué)來的偷雞摸狗的本領(lǐng)大都因閱歷有限未能來得及實踐,只是先學(xué)會了如何逃跑,如何保全性命于亂世。

小蘆在廟宇里過得很快樂,只是,這樣的日子過不了多久,她們不得不再次浪跡天涯。林闖的東家,那個救死扶傷的先生李成,去年在簡大獅旗下當(dāng)民兵,自淡水起兵一路攻至臺北,身上多處負(fù)傷,不得不退出療傷。如今,李成的傷病早已痊愈,救死扶傷的日子也有一年了,便欲隨簡大獅到福建泉州招兵買馬好回來跟鬼子血拼。林闖隨李成去了泉州,那座廟宇里的老老小小討不到施舍物的,只有等待饑餓來宣判生命的結(jié)束。

日據(jù)年代的臺灣,生靈涂炭,民不聊生,乞丐的隊伍日益壯大,劫富濟貧的義盜或者混混雖是與日俱增,卻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正如村里的戲子那么唱的:"宰相有權(quán)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到了蘆花揚起的季節(jié),林闖仍舊沒有歸來。

這一日,碧空中糾結(jié)著幾團絮樣的云,河里的水正憂郁地踱向大海。小君和小蘆在淡水河畔默默地走著,她們有時也矛盾,這般出走到底是對還是錯。但這已由不得她們再回去了。如今的收養(yǎng)所已經(jīng)不是那個善良的外籍老阿嬤在照管了,進(jìn)去必須繳一筆費用。那不是個你愛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小蘆尾隨在小君身后,她折了狗尾巴草捏在手中,左搖右晃,隨即,從絨毛里邊掉出一些綠蜘蛛。整個下午,她們沿著河堤走了許久,姐姐小君突然開口了:"我們到對面去吧。"

這里太窮了,每天都有大片的乞丐因饑餓而死,她們不得不去一個人多的地方乞討,像動物那般覓食。猶記得兩年前,那個外籍老阿嬤左手牽著小君,右手抱著小蘆,站在淡水河的這一頭,說,對面有很多很多人,也有很多很多彩色的燈哦,如果走在大街上啊,你能看到很大的甲殼蟲在爬,里邊坐著人。

對面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阿嬤把那一邊說得像個天堂,孩子們的心中充滿各種想象。當(dāng)兩姊妹走在河橋上時,仍舊看到遍地的乞丐亂倒在石板上。"姐姐,那邊真的很好嗎?"小蘆問。"不知道,應(yīng)該不至于更差。"

兩人走到西城門外新起的集市里,場子里替日本人做苦力的男人們正忙忙碌碌地搬運東西,許多板車裝載著剛從城墻上卸下來的大石塊。一條大路的拐彎處,小蘆看到無數(shù)條腿從她眼前奔走而過,那些人在忙什么?許多人手中拿著一包包油紙裹著的東西,那里邊一定有吃的,他們來自哪里,又去向何處?這里的男人裝扮得很整潔,像他們摟著的女人那般秀凈。他們無視街頭的乞援人的存在,貪婪地吞噬著這塊腐爛了的地表上最后一點活氣。兩女孩憑著第六感的指示,疲憊地向前踱去,殊不知在這片凄荒的土地上,一種頹敗的華麗即將上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