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你快點說啊!--孩子有話說不出,反而說“沒什么”
作為媽媽,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一天下來非常忙碌,上班的媽媽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即便不上班,每天也似乎是有做不完的家務(wù)。我們可能都深有體會,忙碌的時候最不愿意有別的事情來打擾。可孩子有時候卻偏要選這樣一個時間來對我們說半句話:“媽媽,那個……”我們等著他說后半句,可他扭扭捏捏就是說不出來。我們一著急,張嘴就會說:“要說什么快說??!”我們這樣的一句話一出口,孩子卻立刻就“不”為難了,他會馬上改口說:“沒什么?!绷粝挛覀冊谀抢锔芍?。
點點放學(xué)回到家,放下書包后在屋子里“躊躇”了許久,最后終于下定了決心。他來到廚房,在媽媽面前晃來晃去,媽媽覺得他有些“礙事”,于是就問道:“怎么?有事嗎?”“媽媽,那個……”點點張了張嘴,然后又閉上了。
媽媽覺得他一定有事,便索性停下了手里的活兒,蹲下身子說:“沒關(guān)系,有什么事情直接說就好了?!秉c點這才再次開口說:“媽媽,您……再給我些零用錢好嗎?”媽媽說:“你的零用錢花光了嗎?”點點搖搖頭:“不是的,媽媽。下星期我的好朋友小力過生日,我想送他個禮物。我在玩具店看好了一架飛機(jī),可是我錢不夠。媽媽,您再給我些好嗎?”
媽媽想了想說:“嗯……其實我們也不必要非得買禮物,你自己動手做一個不是更好嗎?我記得前一陣子你用硬紙板拼插了一架小飛機(jī),我覺得那樣的禮物就很好。你還可以把祝福的話寫到上面,又包含了你的情意,也更代表你的誠意,你覺得呢?”點點聽了眼前一亮:“對哦!好吧,我再做一架新的送給他好了。謝謝媽媽!”
看到孩子的問題被圓滿解決,我們自己也會非常開心。而這個問題能夠解決的前提,就是我們不能急躁,不能去催促支支吾吾的孩子。否則,就拿點點這個故事來說,如果媽媽一開始看到他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就急躁,看到他說不出來后面的話就催促“你倒是快說啊”,相信點點一定不會說出他的心事,媽媽也不可能幫他想到這樣好的辦法。
不僅如此,我們也可以設(shè)想一下,如果我們受不了孩子的這種欲言又止,大喊道:“你到底想說什么?快說??!”孩子看到我們這種不耐煩的樣子,就會將話咽回去,轉(zhuǎn)而說:“沒什么的,我沒事?!彪m然他這樣說,但他的內(nèi)心一定會不甘心。這樣一來,我們和他之間就會產(chǎn)生一種隔閡??墒聦嵣?,我們也許并沒打算拒絕他的要求,只是有些受不了他這樣忸怩而已。由此看來,我們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說話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