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誠誠家這樣的情況,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恐怕都會感同身受。我們生氣,孩子委屈,這樣的事情如果經(jīng)常發(fā)生,我們也就總是看孩子不順眼??墒亲屑毾胂肟?,孩子的成長不是都需要時間的嗎?沒人能今天說了一件事,過后就永遠記住。我們身為成年人,不是也有昨天說過今天就忘的事情嗎?那我們又何必去苛求孩子?
我們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那么具體該怎么做呢?
▲ 我們先要努力做好該做的事情
教育孩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教育自己。我們?nèi)绻茏龊?,那么我們的榜樣作用就會長時間地樹立在孩子的面前。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會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拿誠誠的故事來說,媽媽自己就先要保證喝水時就用一個杯子,拿走了也要保證完好地放回原處。
正所謂“言傳身教”,如果我們只言傳,不停地用提醒、訓斥等話語來告訴孩子要怎樣做、不要怎樣做,但卻不給他做出榜樣來,并沒有讓他看見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孩子對我們要求他做的事情也不會有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要求孩子要做的事情,我們首先就必須要做好;我們要求孩子要養(yǎng)成的習慣,我們自己也必須先要具備。
▲ 給孩子時間去記住“要求”
我們總說孩子“記不住”“沒記性”,這是不是因為我們對他的要求太高了呢?孩子總要一天一天長大,沒人能一口吃個胖子。就算是一件小事,如果我們沒有耐心去教,孩子也一樣會“沒有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