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水的結合煥發(fā)出一種有滋有味的新生命,而那過程就是一場完美的性。當然,我寫這更多是要隱喻那本具的清明之“性”,實是以性喻禪了。你知道的,我尚性如花,但絕不低下。
如是,所有的事物都充滿禪機,都能以性喻指,并因此充滿詩意,充滿美與愛的啟迪!
你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你一定要促發(fā)你的意識——識取美的意識,那正是所有偉大藝術家的心髓。你不是想要成為頂尖的音樂家嗎,這是我給你的建議。所謂啟蒙,正是對“心”的啟發(fā)與點化,也就是對“意識”的喚醒與挑亮。
“假傳萬卷書,真?zhèn)饕痪湓?。”事實上,所有的發(fā)明、靈感、所有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性成果都來自于專注、忘我而清醒的“意識”,一切、一切。在一切領域中這都是共通的,甚至于對一個善于捕捉機會得分的球星,我們都形容他非常“有意識”,那種意識就是仿佛他總能本能地提前判斷出球的落點,總有這種靈感。
這是非常明確的——想做好任何事情都要用“心”領悟,而全無雜念、明晰清醒的“意識”正是那內在的“心”,它正是領悟的本體與靈感的源泉。找到、確認這樣的“心”、提點“意識”也就成了禪悟首先的目標與體驗。
更重要的,也許你不知道,我們降生的目的就是為了這“意識”的成長以認識你真正的生命、認識“神”、認識你終極的歸宿。就是這樣,當你的“意識”成長到足夠清晰、圓滿的時候,你便會認知這個世界的真相。那甚至已超越藝術與精神享受的范疇,而進入心靈解脫、認識真理的層面,那正是一個覺者——佛陀所做的事。
足夠的“意識”會領受足夠的美,直至完美。佛陀也只不過是一個人,但他是一個完美的人,一個因“意識”的徹底醒覺、徹底圓滿而達成完美的人。在他的眼中,世界再不是切斷的、片面的、孤立的,再不是表面殘缺的現象,而是極致完美、和諧與圓滿的,毫無瑕疵,是那現象后面不可言傳的本質。
這一點我會慢慢地啟發(fā)你,不斷地給你指認,先不急,用心體會我的文字,特別是將要呈現給你的那些詩歌,每一個詞、句都經過我精心地推敲。你一定要反復讀、“品”、用心感受——“泡”在里面,切勿忽視,要像追求你“人琴合一”的琴藝境界一樣,爭取融入詩的意境,方于其中領得我的“心”與“意”。
詩歌是如此感性、真實,又具有高度凝聚的心志——詩意,而且好的詩歌讓你讀起來心情舒暢、口角生香。我正是要用它營造某種氛圍,將你帶至某種情境,讓你情同此心,讓意識在其中傳遞。如同破殼,小雞與母雞要內外一起努力,啄啐同時,你也一定要用心反復“品”,以慧解詩里更多的意蘊。
比如這首《泡》,它其實既是寫茶,也是寫性,更是寫心性悟境,甚至還是寫生活。因為,要想得到任何的新知,都得踏下心來“泡”在里面,“泡”在生活里面。所有的事物都是這樣,“泡”的火候到了,答案自然就會從中浮現出來。
這就是老泡師父經常掛在嘴邊的“泡學”的真諦,至于泡妞之說都是他插科打諢的隱喻。
怎么樣,老泡茶館最近又有什么高人出現嗎?你還時常去嗎?當然,高人,誰又能“高”過老泡呢?
事實上,“泡”為的就是要對你泡在其中的事物有更深的體悟,更深的認識——更深的意識。
就像詩里寫的——“帶著意識的深度去辨識,你會醒覺你錯過春天的無知。因為當每一處庸常在你身旁遮擋的時候,正有每一束鮮嫩在它上面開放。”
總之,你要從此學習做一個有“意識”的人,帶著足夠的“意識”去感受周遭世界,感受生活種種順與逆的饋贈,你將會有一個全新的不一樣的認識。到我們再見面的時候,你的所有層面都會有一個不可限量的超越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