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過分地關(guān)心別人的想法,更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了自己。別人的永遠都是別人的,只有自己的才是自己的。這個世界上,唯有合腳的鞋子穿起來才會舒服,才能跑得更快一點。
打破“限制”,擁抱無邊幸福
有科學研究表明:一般人的一生對自己潛能的使用率只有2%左右,即使是杰出如愛因斯坦也才利用了自己10%的潛能。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絕大部分能力還處于一種沉睡的狀態(tài)未被開發(fā)出來。
請問一下自己:我對現(xiàn)在的自己感到滿意嗎?既然自己還有這么多未加以開發(fā)的潛能,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呢?為什么不能讓自己的人生因此而更加幸福呢?不管是因為什么樣的原因,不去爭取自己的發(fā)展,滿足于現(xiàn)狀,停滯不前,都是非常懦弱和愚蠢的事情。
當青年弗里蘭怒氣沖沖地對鐵路老工人說:“你以為我做了司機就滿足了嗎?我的目標是做鐵路公司的總經(jīng)理!”此時,他還只是一個在一輛三等火車上的司爐工,月薪只有40美元。
老工人之前對他這樣說:“你現(xiàn)在做了添加煤炭的工人,就以為自己是發(fā)財了嗎?但是我老實告訴你吧!你在現(xiàn)在這個位置要做上四五年以后,才會升為月薪100美元左右的火車司機;如果你幸運地不被開除的話,就可以安然地做一生的司機!”
青年并沒有因為可以得到一個安穩(wěn)的工作、終其一生而洋洋得意,他反而覺得這是對自己能力的低估,覺得最好的自己遠遠不是這個樣子的。
朝著一個既定的目標,一步步地努力,最終讓弗里蘭成為美國大都會電車公司的總經(jīng)理。
“知足者常樂”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有時候它也會成為阻擋我們前進道路的絆腳石。其實,不滿足于現(xiàn)有的生活,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才能取得更大的發(fā)展。成功永遠都屬于那些積極進取而永遠不會滿足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你有著怎樣的目標,你都要不斷地要求自己把它做得更好。也就是說,你自己的發(fā)展和對自己能力的期望是不應(yīng)該有界限的。即使能力是有限的,但不斷向前,“向上爬”。做最出色的自己,打破限制,每天都對他人微笑一下,工作上少出一點錯,改進一點人際關(guān)系,多認識一些客戶,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人是需要一點理想的,人是要敢于樹立這樣的目標:我要成為主管、經(jīng)理和老總。不管你目前的職位有多低,仍然應(yīng)該勇敢地告訴自己:“我不僅僅是這個水平,我的職位應(yīng)在更高處。”當你有了夢想時,還得下定決心,并且竭盡全力地為之堅持到底。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就不是一個好士兵”。進取心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態(tài)度影響著你對自己的評價和你對未來的期望。如果你的態(tài)度是消極而狹隘的,那么,你注定了平庸地度地自己的一生。你必須以高于普通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否則,你將永遠只是一個小職員。
你必須相信自己能夠得到一個更高的職位,并且不斷地促使自己去實現(xiàn)它,否則,不去努力天上自然不會掉下餡餅來。不要對自己的能力抱有懷疑的態(tài)度,那樣只會削弱自己的決心。其實,只要你不斷地想象著未來的樣子,并且一步步地去努力,那么夢想將不會太遙遠,那么你的人生將會永遠幸??鞓贰H欢覀円膊荒芎酶唑\遠,不切實際盲目追求,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只有以一個平常的心態(tài),腳踏實地扎實做好每一步工作才能最終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