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道者多助,失“德”者寡助(2)

立業(yè)先立人,立人先立德 作者:楊佩昌


 

香港富豪李兆基就非常善于處理人際關系,這使得他的生意也充滿了人情味,并且獲益匪淺。他的人生哲學是:對長期合作伙伴一定要讓彼此皆大歡喜。

1988年的一天,建筑部的經(jīng)理偶然向李兆基提及,說承接恒基集團一項工程的包工頭(承包商)要求他們補發(fā)一筆酬金,遭到建筑部的拒絕。李兆基便問:“那個包工頭為什么要出爾反爾呢?一定有他的原因吧?” “是的?!苯ㄖ康娜嘶卮?,“他說他當初落標時計算失誤,直到如今結賬時,才發(fā)覺做了一樁虧本生意?!北緛?,這樁買賣是簽了合同的,有法律保障,他不必對此進行處理。李兆基卻說:“在市道不俗時,人人賺到錢,唯獨他吃虧,也是夠可憐的。法律不外乎人情,包工頭是我們的長期合作伙伴,反正這個地盤我們有錢賺,補回那筆錢給他,皆大歡喜?!庇纱丝梢?,注重人情投資也會使你獲利。無論做什么事,一定要講人情味。

李兆基之所以能成為億萬富翁,并做出一番大事業(yè),這與他善于運用人際關系技巧密不可分。凡跟李兆基工作過的人都對他贊不絕口,認為他是最照顧伙計利益的好老板。為了取得同事的精誠合作,李兆基總給幾位左右手一些機會,讓他們注股于一些十拿九穩(wěn)的房地產(chǎn)項目上,讓他們能賺到比薪金多幾倍的利潤,使同事分享業(yè)務的盈利,感受做生意的樂趣,這對士氣會有良好的幫助,是李兆基的一貫態(tài)度。

有一次,李兆基就曾拿出某地產(chǎn)項目15%的股份,讓身邊的5位好伙計加股,結果,有一人沒那么多錢,只好把機會放棄了。

李兆基知道此事并問明原委后,對他說:“我有機會賺1萬元,就希望你賺100元。這樣吧,我把我名下的2%股份轉讓給你,股本你先暫時欠著,將來賺到錢,你再還給我!”于是,大家都賺到了錢。對于李兆基來說,真是本小利大——付出很少的錢,就能贏得一團和氣。

對下屬,李兆基同樣是善用人情,巧妙關懷,扶危濟急,贏得了一片忠心和無限感激。

有一次,李兆基身邊一位任事多年的下屬因自己炒樓、炒股失敗,血本無歸,又被證券經(jīng)紀行逼倉,搞得欲哭無淚,走投無路。李兆基知道了這件事,也不等對方開口,馬上叫來會計,囑咐說:“替他平倉吧?!碑敃r李兆基的恒基集團也欠著銀行很多的債務,可以說是自顧無暇,而市場又不景氣。會計便忍不住問了句:“在這個時候幫他嗎?”李兆基說:“就是這個時候,我不幫他,還會有誰幫他?”這一做法自然是讓那位下屬感激涕零,做起工作來更加勤懇賣力了。

和氣生財,這是李兆基成就事業(yè)的秘訣之一。不論對上對下、對內(nèi)對外,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時就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必然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豐厚的回報。

香港知名的地產(chǎn)機構——中央建業(yè)與合和實業(yè)的董事局主席胡忠,曾經(jīng)是一度擁有香港半數(shù)“的士”的交通業(yè)巨子,所擁有的財產(chǎn)數(shù)以億計,是香港工商界負有盛譽的元老之一。胡忠做人處世極為推崇“誠信”之道。他一貫認為:為人誠實則交友多交心,為人講信用則做事能立定根本。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不僅交結了不少知交,也因此在事業(yè)上數(shù)度轉危為安,取得最后的成功。

胡忠常常談起影響他事業(yè)的兩件大事。那是他的“的士”生意遭受最大挫折的一年。雖然他稍有挽回,但如果沒有朋友的鼎力相助,他的事業(yè)也許不會進入另一個新的里程。當時胡忠在買入兩部紅牌車后,手上積蓄已所剩無幾。有一次,他在街上與一位印度籍同行朋友談話。同行表示故鄉(xiāng)的家人都希望他能回去,自己也想葉落歸根,又見胡忠的生意需擴展局面,于是便主動提出要把本身擁有的紅牌車讓出。胡忠開玩笑地問價,他說愿以兩千元低價出讓。胡忠也據(jù)實告訴他資金短缺的情況。想不到這位印度朋友卻對胡忠表示了極大的信任,愿意在毫無抵押和保證的情形下,先把車子交給胡忠,他本人更愿做胡忠手下一名領薪的司機,然后讓胡忠分期將款項付給他。這種急人之困的舉措令胡忠大為感動。事實上,由于胡忠的良好信譽和坦誠待人的一貫作風,不僅令這位印度朋友以優(yōu)厚條件把車子出讓,更令他成為胡忠事業(yè)上的一名得力助手。后來,這位印度人終于返國。胡忠親自替他安排行程和支付一切旅費,但在送行時又悵然若失,因為胡忠想起了困難時期這位朋友的無私相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