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經濟大蕭條及其影響:1929至1936年 273
10.1 經濟大蕭條的源起與過程 277
國內危機 277
國際金融危機 278
10.2 補救經濟蕭條 279
自由主義經濟學 279
社會主義經濟學 280
新的經濟解決方案 281
“回歸土地”的呼聲 282
10.3 自由主義國家在經濟蕭條時期的政治 282
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國家 282
英 國 283
法 國 285
魏瑪德國 289
10.4 權力主義國家在經濟蕭條時期的政治 291
納粹德國 291
統(tǒng)合主義意大利 293
蘇聯的“二次革命” 295
10.5 結 論 299
第11章 20世紀30年代的權力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擴展 301
11.1 德國:國家社會主義掌權 303
納粹主義的復蘇:1929至1932年 303
魏瑪共和國的結束:總統(tǒng)制政府,1930至1933年 305
掌權后的革命:1933至1939年 309
11.2 教權主義的權力主義 314
葡萄牙:薩拉查 315
基督教社會的奧地利:陶爾斐斯與舒施尼格 316
西班牙:佛朗哥與長槍黨?。常保?/p>
11.3 東歐的法西斯主義?。常保?/p>
匈牙利與保加利亞?。常保?/p>
羅馬尼亞?。常玻?/p>
11.4 西歐的法西斯主義少數派?。常玻?/p>
法 國?。常玻?/p>
英 國?。常玻?/p>
低地國家與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常玻?/p>
11.5 法西斯主義的魅力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