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蘇軾
“要判斷里面有沒有釣鉤,必須掌握什么樣的原則呢?” 小魚問媽媽。
“那原則就是你剛才說的。”大魚說,“一種東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價,釣鉤就很可能藏在里面?!?/p>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誘惑,手握大權是誘惑,獲取暴利是誘惑,愜意享受是誘惑,痛快玩耍也是誘惑。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唯有學會拒絕誘惑,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如果你幸運,在青年時期就小有成就,而從此心滿意足,那將是獲得最終成功的障礙。幼年時如神童般的仲永最終泯然眾人矣,就是在告誡那些滿足于現(xiàn)狀而不求發(fā)展的人,到頭來就會將原來的一點點閃耀的光芒也磨滅了。
白手起家的往往是家境不濟的人,而繼承父母闊綽財產的人,卻往往家道中落,所謂富不過三代。如此看來,沒有上進心的人,就好比沒有上發(fā)條的鐘一樣,毫無動力可言。有一位母親是這樣為她的兒子上發(fā)條的:“我相信你是媽媽眼里最優(yōu)秀的人,但是,你還必須做出一番事業(yè)來證明給世人看?!?/p>
許多人在達到了某種程度的經濟獨立后,便安于現(xiàn)狀,不再做更進一步的努力了。他們在賺取了需要的錢財之后,就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就停止了前進的腳步,無所作為。
如果有人說好運氣時常是不幸的前奏,那么,我們可以理解為受到良機青睞的人,往往沉溺其中,而拋卻了努力。稍一富裕,就自我滿足、不思進取,慢慢地就變得懶散。捧著財富揮霍,享受一時之快,倘若突然遇上拮據(jù),他們才會發(fā)覺,自己已經失去了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力了,連先前做過的事都做不來了,目光短淺的他們僅能看見眼前的事情而已。
不少職業(yè)拳擊家都賺過幾十萬美金的報酬,為了贏得比賽,他們受過長時期的嚴酷訓練,而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的目標也被局限在此。因此當他們取得戰(zhàn)場上血淚的輝煌之后,就過上了糜爛的生活,而終于陷于貧困之中。
不要以現(xiàn)狀為滿足,同時也不要因現(xiàn)狀而失望,不滿足現(xiàn)狀又能為遠大目標而奮斗的人,才能最終獲得幸福。
當生活中遭遇危機之時,我們很容易覺醒。可是,當我們生活在順境時,容易失去警覺,被社會上充盈的誘惑牽引,甚至淪陷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誘惑,它們都潛在著危險。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唯有學會拒絕誘惑,才能安全地到達成功的彼岸。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有多少次機會可以讓我們學習和醒悟呢?
2007年,一部反映普通中國士兵故事的電視連續(xù)劇《士兵突擊》紅遍大江南北。在這部片子里,沒有智慧美麗的女戰(zhàn)士,沒有魯莽隊長和政委女兒的愛情,沒有軍長師長的英明指揮,只有一個兵—許三多。許三多是普通農民的兒子,老實巴交,甚至有點犯傻,常被人看不起,被人嘲笑。而就是這樣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戰(zhàn)士,從不放棄希望,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戰(zhàn)友的鼓勵,不斷地找尋屬于自己的理想目標,鍥而不舍地為之奮斗,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
成功源于對目標長期而固執(zhí)的堅持。許三多小時候的目標是好好讀書,然而當兵以后,卻一下子失去了目標,這時他便不停去找尋目標。在五班,在鋼七連,在老A,他幾乎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詢問了一遍并最終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目標:當兵就要當個好兵,不拋棄,不放棄。
他已朝成功的人生之路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接下來就是要長期而固執(zhí)地堅持自己的目標,去實現(xiàn)它。在五班,許三多固執(zhí)地堅持疊被子,踢正步,固執(zhí)地堅持完成了連團長都沒完成的修路任務;在鋼七連,他固執(zhí)地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
要在成功道路上長期而固執(zhí)地堅持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迫使你修正或改變目標,使你偏離原來的航向,離成功漸行漸遠。唯有堅持自己的信念,抗拒誘惑,承受壓力,才能一路邁向夢想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