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讓存款縮水,不如大膽投身股市
國家統(tǒng)計局日前公布的經濟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上漲5.4%,并有持續(xù)走高的趨勢。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了2007年、2008年的那波CPI上漲的過程。物價飛漲,居民生活成本不斷上升。在"負利率"和通脹預期的督促下,人們紛紛將存款搬家,投身于股票投資之中。
1. 炒股與儲蓄存款的區(qū)別
股票投資和儲蓄存款這兩種行為在形式上均表現(xiàn)為:貨幣所有人將一定的資金交付給股份公司或銀行機構,以期獲取相應的收益。但兩者在本質上有著根本區(qū)別。
(1)性質不同。股票投資和儲蓄存款都是建立在某種信用基礎上的,但股票是以資本信用為基礎,體現(xiàn)著股份公司與股票投資者之間圍繞股票投資行為而形成的權利與義務關系;而儲蓄存款則是一種銀行信用,建立的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借貸性債務債權關系。
(2)股票持有者與銀行存款人的法律地位和權利內容不同。股票持有者處于股份公司股東的地位,依法有權參與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并對股份公司的經營風險承擔相應的責任;而銀行存款人的存款行為相當于向銀行貸款,處于銀行債權人的地位,其債權的內容只限于定期收回本金和獲取利息,不能參與債務人的經營管理活動,對其經營狀況也不負任何責任。
(3)投資增值的效果不同。股票和存款儲蓄都可以使貨幣增值,但貨幣增值的額度卻不同。股票是持有者向股份公司的直接投資,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來自于股份公司根據(jù)盈利情況派發(fā)的股息紅利。這一收益可能很高,也可能根本就沒有,甚至還有可能導致投資者虧損。它受股份公司當年經營業(yè)績的影響,時刻處于變動之中。而儲蓄存款是通過實現(xiàn)貨幣的儲蓄職能來獲取貨幣的增值部分--存款利息。這一回報率是銀行事先約定好的,是相對固定不變的,不受銀行經營狀況的影響。